英德法爭當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2014-04-01 15:53:09??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藍曉梅 邱淑群 |
分享到:
|
原標題:英德法爭當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陳雨 實習記者 王義琨):近來,人民幣在歐洲受到青睞。英國和德國先后與中國央行簽署有關人民幣清算和結算協議的相關備忘錄。除了英德兩國,法國也在積極推進巴黎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進程。中英、中德簽署上述協議將會產生哪些影響?為何英德法等歐洲多國競相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3月31日,中國央行與英格蘭銀行在倫敦簽署一份人民幣清算與結算業務諒解備忘錄,從而為在倫敦指定一家人民幣結算銀行的程序鋪平道路。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曾表示,這份協議對強化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倫敦是全球最大的兩個金融中心之一,有超過六成的人民幣境外支付都發生在倫敦。分析人士認為,該協議簽署將對人民幣自由兌換產生重要影響,將利于推動雙方金融服務貿易方面進一步合作。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說,“跟英國達成這樣的協議可能它的基礎要素和它的世界影響力應該是更高一些,因為倫敦是除了紐約之后第二大國際金融中心。所以在那里的影響可能會在人民幣的清算業務上會有這種提升,對中國最終的貨幣自由兌換應該是非常有意義的。” 據了解,英國原計劃成為亞洲之外第一個簽訂人民幣清算和結算協議的國家,但實際情況是倫敦只能屈居第二。因為3月28日,德國央行與中國央行率先在柏林簽署了關于在德國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的諒解備忘錄。據了解,法國巴黎、盧森堡等城市也積極謀求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為何歐洲多國爭當人民幣離岸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以德國為例分析說:“法蘭克福簽訂清算協議以后,跟整個歐元區的市場相當于提供了流動性的保障。企業再發人民幣債券的話,長期融資的時候就減少了期限,沒有流動性的風險。它不用到香港去發,比如德國的企業需要用人民幣,它到中國來投資的時候,現在直接可以直接在法蘭克福發,大大方便了企業使用人民幣,這就是一個利好。我們的企業從德國進口,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標價了。” 當前,中國已經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15%跨境貿易額是用人民幣結算。此外,人民幣也躋身全球十大交易貨幣之列。世界銀行也曾發布報告預測,人民幣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在此背景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楊濤認為,人民幣清算機制的建立、相關協議的簽署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楊濤說:“就歷史經驗來看,一個國家貨幣當局主動發展境外離岸本地市場的情況應該說確實不多,我們國家這種主動的推進,主動同其他國家建立一些制度安排。實際上某種意義上可能想形成外在的倒逼壓力,而越過境內直接實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推動金融市場化,金融國際化改革的一些壓力。”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3月31日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動態與展望》報告顯示,2013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已經突破了1的整數關口,同比增長超過50%。報告還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有望在3年內超過日元和英鎊。 |
相關閱讀:
- [ 03-25]牛錫明:以對外投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 [ 03-11]周小川:人民幣國際化要做好"家庭作業" 匯率變化關注中期趨勢
- [ 03-07]沒有黃金支撐的人民幣國際化有風險
- [ 02-25]人民幣國際化在澳邁出重要一步
- [ 02-18]陳四清:人民幣國際化業務從規模到效益關鍵轉化期即將到來
- [ 12-09]我國首現外幣使用特區 助人民幣國際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