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央視3·15晚會,魚肝油成為了關注焦點。據央視報道,嬰幼兒吃的魚肝油不是補品,而是藥品,過量補充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不少經營者通過打擦邊球、套用食品標準來逃避監管,違規將魚肝油生產成嬰幼兒食品。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家長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補充維生素D多了,害怕補充維生素D讓自己孩子中毒。專家指出,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補充維生素D。 母乳喂養需補充維生素D 3·15晚會曝光的魚肝油問題,讓不少家長認為,正常的孩子不需要補充維生素D。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原主任張思萊表示,正常的孩子確實是不會缺乏維生素D的,但對于嬰幼兒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是非常需要補充維生素D的。維生素D對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義。維生素D可以維持血鈣的水平穩定。同時維生素D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改變機體對感染的反應。 張思萊告訴記者,嬰兒處于快速生長發育期,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相對較大。母乳中維生素D的水平較低,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季節和南方的梅雨季節,因為孩子戶外活動少,不能進行日光浴,單純依靠母乳喂養不能滿足孩子發育所需要的維生素D,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引起孩子佝僂病,孩子會出現精神方面以及骨骼的變化。因此母乳喂養的孩子必須每天額外補充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 魚肝油≠維生素AD 在3·15魚肝油事件中,很多人將魚油、魚肝油及維生素AD混為一談,但事實上,這三者都是不同的。魚油和魚肝油,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兩者主要成分也完全不同。 據了解,魚油來源于深海魚類脂肪的提取物,屬于魚脂類,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海魚、淡水魚都有,海魚中含量可能會稍高些。可以降低人體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液斑塊形成。 魚肝油的主要成分是脂溶性維生素A、D,制作原料是魚的肝臟。大家經常將兩者混淆,商家也經常把魚肝油冒充魚油來使用,冒用魚油制作成嬰幼兒食品糖果,或者夸大魚肝油的功效,誤導年輕的爸爸媽媽來購買。 很多人往往把維生素AD滴劑與魚肝油混淆,其實這兩者之間也有著很大的區別。育兒專家崔玉濤也在微博表示:“魚肝油是過去對維生素A+D的統稱,現在最好不再使用,因很多維生素D或維生素A+D并不來自魚。” 補充還需區分季節 維生素D該如何補充呢? 張思萊提醒,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于出生后1~2周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800國際單位。南方的嬰兒梅雨季節每天需要補充400~600國際單位,北方嬰兒在寒冬季節每天需要補充600~800國際單位。早產兒也要加至每天600~800國際單位。 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張思萊提醒家長,要仔細計算配方奶里所含的維生素D含量。一般來說,吃配方奶的孩子無需另外補充。而且,維生素D既可由膳食供給,又可經適宜陽光照射皮膚合成。因此,家長應該盡早抱孩子到戶外活動,接受適宜的陽光照射。 京華時報記者夏文 |
相關閱讀:
- [ 03-19]三年內嬰幼兒奶粉 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 [ 03-17]鱈魚肝油違制成嬰幼兒食品 福州藥店暫未發現
- [ 03-17]我國嬰幼兒乳粉研究受重視 企業準入門檻提升
- [ 03-17]鱈魚肝油違規生產成嬰幼兒食品 福州藥店暫未發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