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要監管也要包容 北京京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互聯網金融研究學者羅明雄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央行的暫停不一定是壞事。 “暫停”可能是監管層正在對這些創新性的東西進行溝通和了解,體現了監管層比較審慎的態度。在羅明雄看來,“可能會像此前的余額寶一樣,在暫停后可能會放開,但暫停多長時間仍不好說。” 羅明雄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不僅對創新者提出了如何尋找客戶便捷度與安全性之間的平衡點問題,也為監管部門未來的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監管往往都是相對滯后的,但要在有力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要對創新進行包容,不能一管就死。” 晨報記者 姜樊 -新聞背景 生死兩重天 中信銀行大漲一月后暴跌停牌 晨報訊(記者汪世軍)今年2月份以來,中信銀行(601998)的股價持續大漲54.57%,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僅為1.14%,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股價則分別下跌2.05%和2.03%。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中信銀行的股價在春節長假后成功實現逆襲? 3月14日,中信銀行發布《關于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合作的公告》。該公告稱,因中信銀行業務發展需要,近日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業務合作安排,具體情況如下:一、2014年3月11日,本行信用卡中心聯合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及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即將推出網絡數字信用卡——中信銀行微信信用卡。該產品正處于最后測試階段;以上合作有關協議并無排他性條款。二、2014年3月11日,本行正式宣布聯合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于近日發布網絡數字信用卡——中信淘寶異度支付信用卡。以上合作有關協議并無排他性條款。 該公告的發布似乎已經為中信銀行股價的2月大漲提供了佐證,但這絕對不是唯一的佐證。在該公告發布后不久,央行在3月14日緊急發布紅頭文件,“暫停”中信銀行擬推出的網絡數字信用卡業務。當日,中信銀行股價大跌,A股股價盤中最大跌幅達9.76%,午盤報收8.07元,隨后停牌,收盤跌幅達8.26%;H股股價則大跌6.86%,隨后停牌。 漲也是它,跌也是它,成敗皆因虛擬信用卡。 -相關新聞 網絡安全不是一家的私事 晨報訊(記者姜樊)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移動支付的火熱,使得網絡支付逐漸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網絡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也成為大眾關心的焦點。昨日,第三方支付公司易寶支付高級副總裁余晨在“3·15樂享新支付安全更安心”互聯網金融支付安全聯盟聯合宣傳活動上表示,網絡支付的安全性并非單獨存在的,這需要消費者、支付平臺和監管層等相互聯動,才能有效地提高網絡支付的安全性。 據CNNIC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因網上支付發生安全問題的網民數占整體上網人數的4.0%,影響人口達2010.6萬。其中欺詐信息在網購安全事故發生人群中占比達75.0%,假冒網站/詐騙網站占比60.7%,個人信息泄露比例達42.9%,賬號密碼被盜比例達23.8%,中病毒和木馬的情況為22.6%。 “安全是整體性的問題。從技術層面來講,支付平臺如何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中間尋找平衡點是個很重要的事。但真正的安全性還要取決于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余晨做了個形象的比喻,“安全技術就像是防盜門,防盜門的技術再高,如果消費者沒有關門的意識,也起不到防盜的作用。”余晨坦言,監管的確落后于實踐,但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能“一抓就死”,應該監管底線,鼓勵創新。 在余晨看來,移動支付未來幾年將發展迅速,但對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并不十分擔心。他認為,“手機丟了其實要比錢包丟了好得多。”如今手機與每個人都形影不離,手機丟了事主可能很快就能發現,智能手機里的相關金融信息因為設有密碼而不易被盜。“再加上如今智能手機有及時鎖定、刪除重要信息、可追蹤等功能,也給移動終端的安全添了保障。” |
相關閱讀:
- [ 02-25]男子手機沒信號卡失效 支付寶被盜刷6萬余元
- [ 02-07]蘇寧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牌照 "蘇寧云信"沖刺中國最大虛擬運營商
- [ 01-24]化蝶之前:一個藝考生的成長陣痛
- [ 01-23]企業家賺不過炒房妻說明了什么
- [ 01-17]中國央行為何容不下比特幣
- [ 01-09]腦癱情侶網戀七年定終身 無法相見舉行虛擬婚禮
- [ 01-07]國務院辦公廳通知 我國長達13年游戲機禁令解除
- [ 01-04]12306可用假身份證號購票 客服稱不會被黃牛利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