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辱醫事件追蹤 圍堵醫生3人被行拘 院方一度打算給10萬元息事寧人被上級制止 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5日發生醫患糾紛,目前已有3名死者家屬因圍堵醫生、擾亂醫院正常秩序被行政拘留。記者7日從當地公安、衛生等部門及部分知情人士處獲悉,患者經搶救無效死亡后,死者家屬不止一次到醫院“討說法”要賠償,而院方一度打算給10萬元“息事寧人”,后被上級及時制止。業內人士認為,在患者死亡不到12小時、醫療糾紛查清之前,患者家屬圍堵醫生具有“辱醫”性質,且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有關單位存在的“怕事”心態值得反思和警醒。 患者家屬兩度“討說法” 潮州市潮安區登塘鎮登塘村籍患者柯某因大量飲酒嘔吐后不省人事,5日凌晨3時20分左右搶救無效死亡。5日晚,新浪微博開始流傳圖文信息,稱死者家屬5日中午糾集多人到該醫院圍堵、質問值班醫生。 記者7日上午從潮州市公安局獲悉,早在5日凌晨4時左右,死者家屬就組織數十人到醫院“討說法”。湘橋區西馬派出所派民警到現場維持秩序,醫患雙方約定5日14時30分進一步協商解決。然而,5日13時47分,潮州市公安局110報警臺接醫院報警,稱死者家屬又糾集數十人到醫院圍困當事醫生,引起圍觀,嚴重影響醫院正常秩序。民警到場后采取措施疏散群眾,責令死者家屬停止這一行為,并將被圍困的醫生護送到醫院投訴中心。但死者家屬又到投訴中心圍困當事醫生及醫教科科長質問。現場民警組織醫患雙方開展溝通協調,直至20時左右,死者家屬才離開醫院,醫院秩序恢復正常。 院方曾想“花錢買平安” 6日上午,網上開始流傳“醫院向患者家屬賠償10萬元以平息事態”的信息。潮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6日下午通報稱,此事不屬實,在5日的糾紛過程中,雖然患者家屬多次提出10萬元賠償要求,但院方并沒有接受。 “潮州雖然辟謠,但此事并非空穴來風。”廣東省衛生系統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死者家屬凌晨到醫院“討說法”時,醫院便有人萌生了“花錢買平安”的想法,甚至已經開始擬定賠償協議書,但在上級衛生部門及時介入和干預下,醫院沒有賠錢。 部分醫生表示,醫院存在這種想法并不意外,這是很多醫患糾紛發生后的“潛規則”。廣東省汕頭市中心醫院一位醫生說,很多具體醫患糾紛的責任認定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現有機制很難迅速劃分責任并制裁過錯一方,所以醫院怕“事情鬧大”,往往遵循“息事寧人”的態度。 3名死者親屬被行政拘留 記者7日上午從潮州市公安局獲悉,該局對圍堵醫生、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的邱某偉、蘇某豪、柯某樹作出行政拘留處罰。這3人均系死者親屬,邱某偉是死者表弟,蘇某豪是死者連襟,柯某樹是死者堂弟。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潮州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法嚴厲打擊各種侵害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侵害醫務人員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潮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表示,將和潮州市中心醫院一起依照《廣東省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辦法》等規定,配合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對這一醫患糾紛事件進行處置。 >>專家說法 怕事心態只會縱容惡行 業內專家認為,在保障患者合法權益的基礎上,要依法捍衛醫務人員的對等權益,“怕事”心態只會縱容惡意行為,反而會讓“小糾紛”變成“大事件”。 中山大學一位長期關注醫療糾紛的專家表示,衡量此類醫患糾紛的準繩是法律和事實,“息事寧人”“花錢買平安”心態無助于事件處理,而且會縱容更多人“不鬧不解決、大鬧大解決”的心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認為,處理此類事件,理應抓捕主要責任者,因其擾亂公共秩序而啟動司法程序,并在審理與宣判時告知公眾,這種行為社會不容,理應受到法律懲罰。 據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3-08]代表稱醫療糾紛因溝通太少 醫生創收壓力過大
- [ 03-07]拋開醫生的醫改不會成功
- [ 03-07]治醫生收入低 該用什么藥
- [ 03-07]別讓醫生成為醫療體制弊端的犧牲品
- [ 03-07]拋開醫生的醫改不會成功
- [ 03-07]衛計委:醫生非神仙,理解萬歲
- [ 03-07]“押醫游行”:醫生不該成戾氣承受者
- [ 03-07]前衛生部副部長:醫藥分開好比是讓醫生“繳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