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華調查:代表委員三問醫患關系
2014-03-07 14:55:5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兩會新華調查)從打罵醫生到押醫生游行,醫患關系成“死結”了嗎?——代表委員三問醫患關系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胡浩 姜瀟 帥才商意盈)南京護士遭毆打余波未平,5日潮州一名醫生被押游行風波再起……醫患沖突成為近年來日益突出的矛盾和社會問題。 如何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攜手戰勝共同的敵人“病魔”,更好地保衛醫患雙方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不斷追問的問題。 醫患關系總體到底啥情況? “醫和患沒有根本的矛盾,雙方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就是治好病。”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認為,醫患矛盾并不是醫患關系的主流,但是個別惡性傷醫事件給醫患糾紛戴上了“放大鏡”。 他介紹,北京2013全年的門急診量達到2.16億人次,出院270萬人次,醫患糾紛、醫療投訴率為10萬分之2。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6日在兩會記者會上提供的數字也客觀描述了醫患關系的總體情況。據統計,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量是73億人次,比上一年增長6%,出院人數1.91億人,比上一年增長了7.3%。全年統計到的醫療糾紛為7萬件左右。 “在這樣巨大的一個診療量里面,絕大多數的醫患雙方還是相互配合,解決了或者解除了廣大患者的病痛,出現糾紛的還是少數。”李斌說,至于個別暴力傷醫事件,則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必須依法嚴懲。 暴力傷醫緣何不休? 盡管矛盾和糾紛或許不是醫患關系的主流,頻頻發生的暴力傷醫、辱醫事件卻不絕于耳。 有著“治好病”的共同利益和目標,醫患雙方為何會起沖突,是哪里出了問題?代表委員從不同方面剖析,給出了答案: ——溝通出了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認為,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沒有或者是極少溝通。“看病不是買東西,看病非常重要的就是醫生跟患者的溝通,溝通得越少問題就會出得越大。”鐘南山說,醫生安排給病人的時間少,有時三言兩語就把病人打發走,患者自然不滿意。醫生與病人之間缺乏溝通,也就缺乏理解,就容易出現醫患矛盾。 ——體制出了問題。“醫療糾紛的怨氣要合理紓解,同時應該進一步改善醫療人員境遇,政府要增加醫療投入。”全國政協委員溫建民說。 全國政協委員孫建方也有同樣的觀點,醫患關系緊張,與醫院體制問題不無關系。醫院津貼補助不到位,醫生看病就不能全身心投入,總要想著怎么掙錢。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四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廣生認為,醫患關系出現危機主要原因還是醫療體制出了問題。患者看病成本高,醫療事故處理通道不暢,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都是導致醫患關系惡化的原因。 ——法制出了問題。一些代表委員指出,傷醫辱醫事件不斷是因為法律保障不夠、公安部門的介入程度不夠。“光靠醫院不具備執法職能的保安難起效果,反而助長了醫鬧的加劇甚至上升到傷人、殺人、職業醫鬧行為。”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韋飛燕認為,醫院是高密度人流的公共場所,公安部門應嚴格依法依規維護醫院的公共秩序,彰顯法律尊嚴,強制加引導醫患糾紛的當事人養成依法辦事的意識。 |
相關閱讀:
- [ 03-07]盤點守衛兩會的"帥哥型男"
- [ 03-07]百萬級軍警用車安保"兩會"
- [ 03-07]兩會“新聞大戰”錄音筆占位搶“好聲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