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3月3日文章,原題:中國中東歐戰略棋局遇阻 3個月前,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上,北京大施外交手段,極力促成與該地區進行經濟和政治合作的宏偉計劃。總部在倫敦的商業銀行Grison’sPeak研究發現,此次會晤后,中國向中東歐國家承諾的投資和貸款總額已超過190億美元,規模大于以往雙邊經濟合作中的任何時期。2013年全年,中國與中東歐共簽署222億美元的貸款和投資協議。 但正如一句中國俗話所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烏克蘭革命給中國政府提出一系列難題,因為北京方面與被罷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政府擁有“戰略伙伴關系”。在中國的中東歐戰略中,烏是個關鍵部分。190億美元的投資和貸款協議中,80億是和烏克蘭簽署的。 從中國的角度看,烏克蘭有幾大價值。物流上,烏是西歐通往中國巨大市場的大門。烏的農田有助于保障中國糧食進口,中烏已制訂龐大農田租賃計劃。兩國軍事關系密切,烏克蘭幫助中國制造戰斗機發動機,雙方還根據戰略伙伴協議在其他項目上合作。出于諸如此類的原因,早在去年底承諾投資80億美元前,中國就已向烏提供約100億美元貸款。目前關鍵問題是,烏克蘭革命會對這些商業安排及中國加強與中東歐聯系的全面計劃造成多大影響? 牛津大學當代中國歷史與政治教授拉納·米特表示:“我認為烏克蘭局勢的變化不太可能顯著影響中國的投資政策。中國不像俄羅斯那樣對烏存在意識形態因素”,“中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鼓勵別國照顧它的安全和貿易利益,而非高度關注這些國家的政府形式本身。” 這種實用主義態度與北京在亞努科維奇政府遭遇抗議期間的微妙外交立場相吻合。中國外交部兩面下注,一方面支持烏克蘭當局“維護穩定”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表示尊重“人民的選擇”。 SinocismChinaNewsletter新聞簡訊的作者利明璋表示,中國的當務之急是保護自身在烏的經濟利益,但北京會小心行事,“北京不愿意在此事上與俄起沖突,也不希望西方在顏色革命中獲勝。” 分析人士表示,亞努科維奇政府與中國建立的戰略關系的緊密性存在疑問。這方面主要取決于烏新領導人的態度,而非中國政府。但在其中東歐戰略的其他領域,中國并未表現出放慢腳步的跡象。(作者金奇為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兼新興市場主編,何黎譯) |
相關閱讀:
- [ 03-03]洪嘉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向城市國際化邁進
- [ 02-12]李克強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舉行會談
- [ 02-10]中東歐16國將集體設展亮相投洽會
- [ 02-08]中東歐16國將集體設展亮相投洽會
- [ 02-07]中東歐16國將集體設展亮相投洽會
- [ 01-24]第十八屆投洽會推進中國-中東歐經貿合作共享繁榮
- [ 01-08]中國優雅地來到中東歐
- [ 12-19]楊潔篪: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打造成中歐合作增長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