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稱二線城市房價有降低趨勢 調控太少
2014-03-04 06: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長期以來,土地一級開發都由國有房地產企業壟斷經營,但在非國有房地產企業早已壯大起來的今天仍墨守成規,就不再具有合理性了。”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林達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李曉林帶來了他的兩份提案,重點關注房地產市場投資開發和進一步削減非特殊行業資質門檻的問題提案。 土地一級開發應向社會資本開放 李曉林表示,“房地產市場投資開發的整個鏈條中,土地一級市場的開發整備處于上游環節,是整個開發建設的基礎。但是土地一級開發與其他環節的投資開發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遵循效率優先的原則,因而應該引入充分競爭機制。非國有房地產或工程建筑類企業,在具有合法資質的大前提下,也應有平等的機會進入這一禁區。” “長期以來,土地一級開發都由國有房地產企業壟斷經營,尤其是以本地的國有房地產企業為主。在非國有房地產企業早已壯大起來的今天仍墨守成規,就不再具有合理性了。”李曉林認為,“目前,在北京以外的一些省市已有所改變,但北京卻仍沿用著改革早期的章法行事,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應該深化改革。” 李曉林建議在全國各地的房地產投資開發的土地一級市場開發中采用招拍掛的公平競爭機制,使土地一級開發市場在今后逐步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統一。 進一步削減非特殊行業資質門檻 李曉林指出,改革初期規定物業服務和管理企業資質劃分以物業建筑規模為標準,既不夠科學,也過于刻板,更不適宜于發展帶來的變化。 “最近有些從業多年的物業管理公司反映,由于所接管的物業建筑體量超過了原來規定的上限,例如超過了五萬平米,就要對這家企業進行資質升級,譬如由三級升二級,包括從業人員的數量、執專業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的數量和等級等等,均要重新核審,而且辦復周期很長,要起碼三四個月以上,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了不利影響,并且在短時間造成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在這種情形之下,甚至倒逼一些企業弄虛作假花錢收買資質證書以濫竽充數,造成審批流于形式。” 李曉林說:“我建議對屬于一般行業的物業管理和服務企業不再搞資質升級的前置管理,轉而加強運行過程中的監管,一些積極的指導性規范也應具有柔性和彈性。” 二、三線城市房價有降低趨勢 去年,李曉林曾提出控制地價的措施。“老百姓希望房價下降,但不斷上升的地價推高了房價,而高地價最終轉嫁到了老百姓身上,目前我們出臺的調控地價的政策還是太少。” 這一年來,地價上漲的趨勢仍未得到控制。“我們現在宏觀調控主要調房價,但是這些年地價的增長速度非常快,而且地方政府有賣地的沖動。管好地價、控好房價應該是并行的。” 李曉林認為,“北上廣深地區房價平穩,新增人口特別多,所以房價短時內下不來。而與一線城市不同的是,二、三線城市房價有降低的趨勢,尤其是二手房價格。” |
相關閱讀:
- [ 03-03]北京:多項措施減少兩會對社會交通影響
- [ 03-03]兩會授權發布:人民政協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 [ 03-03]兩會探營:223份議案提案聚焦民生關切
- [ 03-03]中國“兩會”拉開帷幕 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反響積極
- [ 03-03]武警荷槍實彈保兩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