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簡政放權正當其時
2014-03-03 14:54:3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2013年經濟發展的成就來之不易,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成績是在我們沒有采取大規模的刺激政策,而主要是靠改革、靠搞活微觀來釋放市場的內生動力所取得的。”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 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簡政放權正是激發市場、社會創造活力最直接的改革舉措。 去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管住、管好應該管的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等受訪專家認為,過去一年,新一屆政府將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有機結合,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敲門磚”和“突破口”,改革成效正在顯現。 以“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為原則,去年僅中央層面就取消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權,取消范圍廣、“含金量”較高,使企業投資自主權極大地提高。 部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金限制,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等等,使民間投資更加活躍。截至去年11月底,全國民營個體企業登記數增加了37%,帶動了民間投資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各行各業的審批事項太多了,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實際上亦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審批制度改革確實很英明,抓住了發展經濟的命脈。 中國社科院教授鄒東濤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傳統要素,如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傳統工業化紅利等正在衰減,過多依靠政府主導和政策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難以為繼,因此,必須通過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經濟增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無疑是釋放改革紅利的關鍵點。 在國務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的引領下,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也自上而下啟動了簡政放權的改革。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發布《關于印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外匯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涉及24項具體內容,主要簡化了經常項目收結匯、購付匯單證審核等程序。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張新指出,外匯管理細則思路很清晰,就是大面積簡政放權,鼓勵跨境的資金流和融資的便利化,同時大幅度實施新型的管理模式。 |
相關閱讀:
- [ 03-03]兩會小知識:八大民主黨派由哪些組成?
- [ 03-03]圖解:全國兩會記者會、發布會的演變
- [ 03-03]全國“兩會”本周召開 三大新亮點將被激發
- [ 03-03]人大代表梁耀輝缺席兩會 記者問:和掃黃有關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