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長高虎城:中國貿易仍面臨困難和挑戰
2014-03-01 20:23? 王希 雷敏?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2013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并以4.1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在全球經濟波折不斷,外貿傳統優勢逐步弱化的情況下,我國能否坐穩這“頭把交椅”?貿易大而不強的問題如何解決?記者就此采訪了商務部部長高虎城。 問:您怎么看待中國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答:這是我國對外開放歷史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從歷史上看,我國對外貿易始于先秦,盛于宋元,衰于晚清,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5年的快速發展,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可以說創造了世界貿易發展史上的奇跡。 30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幾乎每4年翻一番,是100多年來首次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發展中國家。橫向比較,我國對外貿易從1000億美元邁上1萬億美元臺階,只用了16年時間,而美國用了20年,德國用了25年,日本、英國分別用了30年;從1萬億美元邁上2萬億美元臺階,我國僅用了3年,美國、德國分別用了8年。 作為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我國的外貿發展并沒有成功的先例可循,而是從基本國情出發,在開放和競爭中求進步、謀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外貿發展道路。 問: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對中國、對世界意味著什么? 答: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調劑余缺、出口創匯,到新時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對外貿易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力量。1978-2013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4.1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6.4%。近年來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7%-20%,直接和間接帶動了國內1.8億人就業,創造了18%的全國稅收。 我國外貿發展根植于經濟全球化。目前我國已經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全世界都在享受著質優價廉的中國制造商品。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每年大量進口也帶動了貿易伙伴的就業和發展。2008-2013年,我國累計進口商品和服務約10萬億美元,不斷發展的對外貿易,讓中國發展惠及世界。 問:有評論說,中國外貿發展方式總體上仍然是粗放和以高資源環境為代價,大而不強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成為最大貨物貿易國之后,解決這個問題似乎更加迫切了,對此您是否認同? 答: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各國圍繞國際市場的爭奪更趨激烈。與此同時,國內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換擋期和結構調整期,科學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要求更加迫切。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確需要正視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創新發展基礎亟待加強、服務貿易發展比較滯后、貿易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等一系列困難和挑戰。 具體來說,長期以來我國產品參與國際競爭主要依賴數量和價格優勢,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附加價值低;營商環境總體上有了顯著改善,但單向鼓勵出口的政策手段比較多,有促有限、有出有進的雙向調控機制還未完全建立,仍然存在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的傾向;市場中介組織發揮作用不夠,一些行業還存在一哄而上、競相殺價、無序競爭等問題;當前國際經貿規則博弈加劇也給我國外貿管理體制帶來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當代國際產業結構演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高增值環節逐漸向服務部門集中,貿易增值主要靠前端的研發設計和后端的營銷服務,組裝制造環節利潤比例越來越小。去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5396.4億美元,約為美國的一半。我國是貨物貿易順差大國,但也是服務貿易第一逆差大國。服務出口發展滯后,表明服務業總體競爭力不強,我國與世界貿易強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問:最近幾年我國出口一直飽受外需不穩之苦,企業經營壓力很大,未來貿易增長是否會遭遇拐點?貿易額第一能夠保持嗎?如何盡快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答:登頂之路,非常不容易。要將世界第一的位置保持下去,更加艱難。從外部看,當前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期,國際市場需求很難再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持續高增長階段。國內方面,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經濟發展的資源、能源、環境約束加劇,如何在鞏固傳統優勢基礎上,盡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是發展對外貿易亟須破解的重大課題。 我們認為,貿易強國是質和量的統一,有量還要質,有大還要強。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要堅持開放引領,繼續發展對外貿易不動搖,在保持外貿合理增長的基礎上,切實將發展目標轉移到質量和效益上來。 實施創新驅動,促進貿易與科技、產業融合,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鼓勵智力、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形成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完善外貿促進政策,創新外貿管理手段,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公共信息服務,建立質量效益導向型的貿易促進體系。加快進口促進政策體系建設,清理進口環節的不合理限制,促進進口與出口的協調發展。統籌推進自由貿易園(港)區建設、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和涉外經貿法律法規修訂,全面深化改革,釋放制度紅利。 大國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擔當。今后,我們還必須更多走向國際治理前臺,發揮世界貿易大國影響力,積極參與全球經貿規則制定。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不懈努力,貿易強國目標一定能實現,對外貿易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寫下屬于自己的壯麗篇章。 |
相關閱讀:
- [ 12-09]中國貿易順差創五年最高 11月出口遠超預期
- [ 02-17]中國超美成全球最大貿易國 英媒稱實現乾隆遺志
- [ 03-01]商務部:201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 [ 02-27]福建省印發對外文化貿易通關便利化措施
- [ 02-26]文化部系統代表委員:要為文化發展建設建言獻策
- [ 02-25]海交會將設兩岸服貿交流對接專區 臺8行業設展區
- [ 02-25]成本翻倍售價減半 英國香蕉太便宜官方干預
- [ 02-25]中法經貿混合委員會第22次會議在巴黎舉行
- [ 02-24]中國1月對日貿易投資超預期 官方:不宜過度解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