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城里”養老保險合并前養老金相差45倍
2014-02-28 07:31? 白巖松?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解說: 新農保在制度上和籌資方式都有了創創新,從過去的個人繳費為主,變成了個人繳費、集體補貼和政府補貼三方投入的模式,每個新農保參保人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民,不用繳費就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55元。 王倫 河南新密超化鎮農民: 我當了一輩子老農民,今年入了社保,開工資,月月開。 解說: 2009年,鄭州也開始了新農保推廣,年過八旬的的王倫,成了鄭州第一個加入這項保險的農民。和王倫一樣,聽說可以參加新農保,鎮上的很多老人都很踴躍,對于一輩子生活在農村的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感受。 馬栓 河南新密超化鎮村民: 過去農民老了都是依靠兒女,現在有了社會保障,有了社會福利,我們就放心了。 姜榮國 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盡管這個錢相對少一些,但是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就是在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這當然也是讓大家都來分享改革開放的成就,哪天我們國家綜合國力更高了、更強了,我們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解決這些問題。 解說: 新農保讓農村的老人們看到了實惠,不過對于那些在城市里打工的農民來說,新農保與城市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缺陷卻讓他們傷透了腦筋。在廣東東莞很多農民工都是流動就業,社保局里每年都要上演一出退保潮。 梁冰 東莞市社會保障局局長: 往年退保最多的是去年,大概70萬左右,過去都是30萬左右,去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退保人占1/4。 解說: 這是一個無奈而又現實的選擇,農民工退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辭職,而辭職后老的保險關系就自動中斷了。 農民工: 以前就是回家了,不做了,又來了,現在光退保我就有3次了,交了退,退了交,周而復始。 解說: 根據人社部統計,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62億。同期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僅為4543萬,絕大部分農民工都游離在這一制度之外,而從今年7月1日開始,這樣的現實或許就會發生歷史性的變化。 白巖松: 有了一卡,當然就有了一個技術上公平的保障,不怕轉地方去打工了。但是不管怎么去想,首先先交錢,這才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但是除了個人交錢,其他的錢哪兒來,用過去的概念來說,個人交錢,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但是我們注意到新政,這里有了新的東西,前三個沒怎么變,但是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都被納入到了繳費的資金來源范疇里,這就要請教專家了。 繼續請教禇主任,這次政府出臺的文件把慈善機構包括個人的資助,也納入到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這透露什么樣的信號,缺錢,還是其實希望基數越來越大? 禇福靈: 最重要的意義,通過拓寬資金籌措的渠道,然后為我們提高保障水平,提供這種基金的來源。因為我們要達到基本的保障,或者要達到一定的保障標準,必須有基金,基金除了政府補貼,除了我們個人繳費之外,就應當有包括慈善組織等等一些其他的基金來源,我想這是拓寬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渠道。 白巖松: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想,會不會形成另外一種不公平,捱著的兩個村,這個村出去了一個大企業家,回頭把這個村里鄉里鄉親基數全提高上去了,他給包了,另一個村沒有這樣人,過些年之后,他們養老金差距很大,會不會出現這種不公平,怎么辦? 禇福靈: 這是一個問題,所以說辦法雖然出臺了,但是僅僅是一個指導精神,下一步它實施的細則,還有相應的配套出臺,也就是制度出臺之后,應當把好事辦好。 |
相關閱讀:
- [ 02-27]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支付終身 個人繳費標準有12檔次
- [ 02-27]人社部: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覆蓋8.2億人
- [ 02-27]長汀21萬多名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 參保率近98%
- [ 02-27]人社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賬戶終身不變 全國可遷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