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整體平穩 圓滿完成主要預期目標
2014-02-27 22:01? 齊中熙、安蓓、劉羊旸?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李艷 |
分享到:
|
全面深化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小城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辦事員汪敏,不久前就近在分水工商所拿到了新申辦的公司營業執照。 “原來至少要10個工作日才能辦結的證明、環評、驗資等審批事項,現在不用跑到30多公里外的縣城,只用5個工作日就能在家門口辦妥。”汪敏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杭州市先后兩次清理削減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減少的事項占原審批事項的52.1%。全市承擔審批職能的處室由原來的201個減少到51個。 杭州是全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個縮影。 2月1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再次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8個子項。至此,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約400項。 在大刀闊斧精簡機構、簡政放權的同時,一系列有利于添活力、穩增長的改革措施密集推出。據初步統計,截至今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已出臺改革性文件100余份。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已出臺改革性文件200余份。 疏理過去一年來中國經濟走向會發現,改革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 ——放開貸款利率管制,使民間資本的市場能量得以強力釋放; ——建立上海自貿試驗區,使外貿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對小微企業暫免增值稅和營業稅,使市場主體減輕負擔、快步前行;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地方試點的基礎上,即將在全國全面鋪開; ——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推動民間資本有效進入金融、能源、鐵路、電信等領域; ——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 改革措施如春潮一般競相涌流,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了轉型升級,促進了公平正義,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深圳市平安達金晨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韋先生,幾年前就想和朋友創辦一家小微企業,由于門檻太高,一直拖著。去年深圳實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后,登記條件放寬,他們終于順利邁出自主創業的第一步。 2013年,全國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131.54萬戶,同比增長19.6%,比上年同期高出17.8個百分點。“市場主體發展數量的多少、經營規模的大小、科技含量的高低、產業結構的優劣,直接決定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營造寬松平等的準入環境對于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 “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中央更加注重以改革統籌各項工作,這將成為今年宏觀管理方式的最大創新,是今年能夠實現良好開局的關鍵所在。”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說。 中國改革,令世界矚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穆爾塔扎·賽義德說,面對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局面,中國領導層專注結構性改革,將推動中國經濟不斷釋放正效應。 2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定和完善宏觀政策框架,確保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著力推動提質增效升級。 “縱觀世界經濟大勢,雖然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要看到,中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區域發展回旋余地很大,這些都是今后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良好基礎。只要我們牢牢把握住改革這個‘牛鼻子’,中國經濟仍將大有可為。”周天勇說。(記者齊中熙、安蓓、劉羊旸) |
相關閱讀:
- [ 02-27]官員稱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望接近去年增長水平
- [ 02-27]2014:環球視野下前瞻中國經濟
- [ 02-27]中消協副會長:政府要為消費者站好崗放好哨把好關
- [ 02-26]人民幣連續貶值引主管部門關注:不必過分解讀
- [ 02-26]農村集體產權改革新意見胎動 27省份已展開試點
- [ 02-26]中國電信允許虛擬運營商自定資費 資費大戰將至
- [ 02-26]減產打幌子減排做手腳 霧霾治理難堵企業排污漏洞
- [ 02-26]上海自貿區金改細則密集落地 改革效應正在凸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