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支招治霾:京津冀及周邊聯防聯控
2014-02-25 15:09? 汪文品?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 辜勝阻支招“十面霾伏”:京津冀及周邊聯防聯控 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昨日在民盟中央召開的一場新聞通氣會上指出,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只有從整體出發研究和處理該區域的污染問題,才能實現區域空氣污染狀況有所改善。 “北風已過玉門關,京城不日可藍天。”據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氣象北京”介紹,26日夜間,這股冷空氣即可到達北京。事實上,自2月20日以來,霧霾籠罩,北京已在重污染中度過5天。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超過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國標1.56倍。 據介紹,空氣污染具有污染源的多樣性和介質的流動性等典型特征,使其在污染源方面呈現復合型特點和在空間布局上呈現出跨區域的狀況。辜勝阻認為,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的難點不僅在于各地空氣污染情況不容樂觀,而且區域傳送和相互影響特點日益顯著。因此,他強調,破十面“霾伏”保呼吸安全需要構建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長效機制: 一要科學研究霧霾形成機制,找出問題癥結對癥下藥,針對當前突出的燃煤、機動車等重點主要污染源采取重點治理措施,不斷提升車用成品油質量,加大對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的供應力度,實施空氣污染治理重點工程; 二要盡快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聯動機制,不斷完善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協商制度,增強對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督促約束力度,建立健全區域統一的空氣污染防治法規體系與行政管理制度,完善區域空氣污染監控網絡與緊急響應預案,突破行政壁壘,形成聯防聯控合力; 三要統籌環首都城市群建設和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有效疏解北京中心城區人口及功能,加大京津地區環境友好型產業向河北的轉移,使河北產業結構調整有“退”有“進”,實現區域內產業與人口的合理分布與均衡發展; 四要健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實施財稅、信貸和政府優先采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減少排放,建立反映環境要素稀缺程度的價格機制,最大限度地利用經濟手段增強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 五要依據生態補償機制原理,多渠道擴容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發揮中央政府資金投入的示范和先導作用,引導地方政府資金及社會資本進入節能減排領域,建立多元空氣污染防治成本分擔機制,支持落后污染產能的淘汰,扶持分流下崗職工再安置和再就業; 六要構建大氣污染治理的示范引導機制,把節能減排工程措施落到實處,積極培育市場主體,重點促進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支持機制,促進企業實現清潔生產,強力減少污染排放。 2013年由民建中央與河北省政府聯合調研形成的《關于建立京津冀協作聯動機制,強力推進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的提案》受到與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在霧霾面前,各地都無法獨善其身。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問題抓好了,不僅能對其他地區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國國際形象。”辜勝阻告訴記者。(汪文品) |
相關閱讀:
- [ 02-24]治霾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責任意識
- [ 02-24]中國多城陷“十面霾伏” 京津冀治霾短時難奏效
- [ 02-24]治霾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責任意識
- [ 02-24]北京水車為治霾延長工作時間 二環路奔走6趟
- [ 02-19]從霧霾罰單到免職開除 各地治霾措施多樣效果不明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