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2月22日電 題:河北最小器官捐獻者父親:愿天堂沒有傷病 中新社記者 申玲敏 22日上午10時20分,小琪琪(化名)即將被推進手術室進行器官摘除手術,小何(化名)夫婦淚眼朦朧,凝視著兩歲女兒的面容,最后撫摸著她的額頭。 小琪琪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體質較弱,兩年間,小何夫婦倆跑過大大小小的醫院。今年春節,小何夫婦帶著女兒回湖南老家過年,由于旅途奔波勞頓,女兒患上感冒,后肺部感染,近日被醫院告知生命即將結束。 小何說,“得知此事,妻子天天以淚洗面,我相對來說比她更堅強一點。此前,自己親戚家的小孩患有尿毒癥,經器官移植手術成功換腎,生命得到延續。由此,我們想既然把女兒生下來了,又長到了兩歲多,這中間我們花了很多心血,希望能夠讓她留點東西給人間,并幫助別人。” 18日,小何夫婦主動與河北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聯系,表示愿意在女兒身故后將其器官無償捐獻。19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王燕京前往協調。21日,經河北省人體器官捐獻評估專家評估確認,小琪琪生命不可逆,各項器官功能良好,達到捐獻狀態,適合捐獻。 王燕京說,2013年6月1日,經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中心批準,河北開展器官捐獻工作,小琪琪是河北第3例、也是該省年齡最小的器官捐獻者。 22日11時50分,歷時一個半小時的器官摘除手術結束。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河北省器官獲取組織總負責人竇劍說,小琪琪器官質量良好,共摘取1個肝臟、2個腎臟和2個眼角膜,共可救治4位患者。其中,肝臟和腎臟即將被移植到被捐獻者身上。 小何說,“對于被捐助者,希望他能夠健康快樂地活在世上,也是對我孩子生命的延續。對我小孩來說,希望她在天堂里沒有傷病,能夠快樂。”此時,小何的微信頭像仍為女兒在游樂園快樂玩耍時向他微笑的照片。 據王燕京介紹,中國每年大約有30萬人因器官衰竭而面臨死亡,而每年僅有1萬余患者可通過手術治療,從而致使絕大多數患者因無法接受手術而面臨死亡威脅。(完) |
相關閱讀:
- [ 02-19]男子活體捐獻眼角膜 患者已能看到眼前手指
- [ 02-18]寧夏彭陽殺害岳父全家兇手受審 稱愿捐獻器官
- [ 02-17]男子受傷需摘除右眼眼球 求醫無望后捐出角膜
- [ 01-02]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 [ 12-28]河北一家五位遺體捐獻志愿者 普及理念讓愛延續
- [ 12-20]學者:大規模追悼會浪費財力行政資源 應予以制止
- [ 12-05]小伙遇車禍身亡 父母捐出其全身器官救3人
- [ 11-21]8歲男孩尿毒癥晚期深度昏迷 父母含淚簽器官捐獻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