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刊文駁中國護照含金量低:不能只看免簽數量
2014-02-22 06: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如何看待中國護照的“含金量”(領事服務) 嶺 談 一段時間以來,護照“含金量”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詞匯。有些人抱怨,中國大陸護照的“含金量”低,免簽的都是些窮國,想去發達國家旅游,辦簽證要看人臉色,有時比工作面試還緊張。遠的不說,與香港、澳門地區的特區護照相比,似乎也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中國護照的“含金量”真的那么低,真如有些人所言“差遠了”嗎?筆者認為,僅從免簽國家數量來衡量一國護照的“含金量”恐有些片面。中國護照的“含金量”到底在哪兒,如何提高中國護照的“含金量”?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找一找答案。 中國護照 普及度提高 中國護照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誕生,但那時候,護照僅為外交官常駐外國或是領導人出訪時所使用,與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上關系不大。改革開放之前,出國還是件令人艷羨的事,中國護照的使用者大多是因公出國的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人員。 改革開放以后,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開始持普通護照因私出境。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自助游已經從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了許多人休閑度假的一種方式,人們“吃驚”地發現,中國游客的足跡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據統計,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近30年間,中國內地居民累計出境人數只有約28萬人次,而2013年一年時間,內地居民出境已達9800萬人次。 中國護照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促進者,從過去的廟堂之高到今天飛入尋常百姓家,被上億人次使用,惠及人民大眾。 中國護照 便利性更強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經濟普遍低迷,復蘇乏力,而中國卻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搭乘中國經濟的“順風車”,也十分看重中國龐大的旅游市場。當消費實力強大的中國游客成為各國眼中的“香餑餑”時,中國護照的“含金量”也在不斷提升。 外交部長王毅曾表示,要盡可能與更多國家簽訂相互簡化簽證手續的協議,直至簽署互免普通護照簽證協議。目前,中國已與81個國家簽署了有關互免簽證的協定,其中與圣馬力諾、塞舌爾、毛里求斯、巴哈馬等國的互免簽證協定適用于持普通護照中國公民。除此之外,有35個國家和地區允許持普通護照在抵達入境口岸時辦理落地簽證。部分發達國家近年來也在不斷簡化中國公民申辦簽證的手續,也給中國公民頒發有效期更長、入境次數更多的簽證。 當然,提高中國護照便利性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可以預見,中國護照會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熟悉和歡迎,它也一定會給持照人帶來更多的“驚喜”。此外,去年10月,外交部和中國駐外使領館出臺了包括調整護照等旅行證件收費標準,簡化護照申辦材料等8項利民舉措,獲得海外中國公民的歡迎。而中國政府這些改進護照服務水平的工作,不也是在有力地提高著中國護照的便利指數嗎? |
相關閱讀:
- [ 02-12]成都一公安局長獲刑12年半 擁4護照曾欲攜款外逃
- [ 02-09]圣農雞肉獲全球“護照”
- [ 01-29]外交部談護照含金量:4個互免簽證國不窮不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