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收費銀行被罰4.16億 截至1月底,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對違規亂收費的64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實施經濟制裁總額8.25億元,其中,直接退還企業4.09億元,罰款4.16億元。 為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發展改革委從去年10月開始,開展為期8個月的涉企收費專項檢查。 這次檢查發現,銀行在規范服務收費方面仍缺乏長效機制和明確的辦法,部分亂收費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加重了企業負擔,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借貸款之機,以各種名目向客戶收取費用;收費后不提供實質服務,只收費不服務少服務;自身監管職責變身有償服務;繼續收取明令禁止的收費項目。 發展改革委稱,目前,商業銀行收費檢查工作仍在進行中,發展改革委已著手研究制定規范商業銀行服務收費行為的具體辦法,督促商業銀行完善中間業務定價機制,建立規范服務收費的長效機制。 回應“電信、聯通案” 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的“電信、聯通案”調查問題,發改委表示,主要是調查中國電信以過高的價格變相拒絕與中國鐵通交易,還有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對互聯網服務提供ISP商實行價格歧視的問題。 隨著調查的深入,發改委發現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這兩個公司占有的資源超過90%,但沒有實現充分的互聯互通,所以使得在相關市場缺乏競爭。ISP商既要接中國電信,又要接中國聯通,兩家本來是要競爭的,因為他們互聯互通質量差,不得不兩家都找,所以他們的競爭就削弱了。 “對消費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提升消費者上網速率,降低收費標準,消除涉嫌壟斷行為。”許昆林說,按照要求,兩個公司分別在2012年和2013年把整改情況做了報告。 許昆林介紹,2014年1月7日中國電信向發改委報告稱,互聯互通質量有較大幅度提高,大家上網可能有所體會。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調查時電信到聯通的忙時網間時延大概是125.46毫秒,丟包率3.05%,電信的忙時網間時延為129.05毫秒,丟包率4.1%,屬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網間通信障礙的情形。”許昆林說。 文/圖據新華社、《法制晚報》 |
相關閱讀:
- [ 02-20]治理銀行亂收費要防“運動式”檢查
- [ 02-20]發改委:64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亂收費被罰4億
- [ 02-20]銀行存款銳減喜大于憂
- [ 02-19]泉州一銀行員工好心幫忙 誤把近5萬元轉給騙子
- [ 02-19]銀行別為有條件免費設門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