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引起空前關注的蘇軾《功甫帖》18日現身北京。主辦方希望藉由當日公布的高清影像資料和技術鑒定結果,廓清此前“真假”爭論的迷霧。 《功甫帖》由中國上海藏家劉益謙于2013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800萬美元(約5037萬元人民幣)競得,其后該作被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公開指為“清代雙鉤廓填偽本”,從而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 18日的發布會現場云集了百余家媒體。當天公布的影像包括《功甫帖》1200dpi高清掃描圖、6000萬像素高清背光圖,以及數碼顯微鏡放大50倍效果圖,陳蕭羽、趙華、朱紹良、林霄等書畫研究者出具報告,分別從書寫、印章、紙張等方面證明《功甫帖》為自然書寫,“雙鉤廓填說”無法成立。報告中認為在高倍掃描儀和50-200倍的光學放大鏡下,清晰可見眾多自然書寫特性,例如回鋒提筆處、筆畫交叉處顯然較濃的墨色;偏鋒掃過紙面時偶然發生的不規則缺口,聚墨處邊緣有自然滲出筆畫邊緣的痕跡,以及自然有力的游絲等。與之相比,在同樣光源條件下,翁方綱勾摹本則可顯見筆觸的不完整,運筆有所遲疑,墨色有改的痕跡,墨色和勾的線不完全吻合,明確的邊緣勾線等特征。 主辦方還援引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對《功甫帖》所做的技術鑒定,指出該帖用紙與北宋李建中《同年帖》、蘇軾《致知縣朝奉》為同一種紙張。 劉益謙表示,希望此前提出異議的三位上海博物館專家能在看過原件后對“雙鉤廓填”一說予以解釋說明,也希望大家在看過原件之后能就“真假”進行客觀評說。他透露,《功甫帖》將于3月28日在其龍美術館浦西新館正式公開展出。 事實上,古書畫的真偽鑒定向來多有爭議,如只是私人收藏或可止于爭論;若要藏于美術館并向公眾展出,保真該是底限,也是美術館公信力的基礎。(完) |
相關閱讀:
- [ 01-15]“功甫”論辯的現世價值
- [ 01-10]書畫鑒定專家欲接手"功甫帖":輕言放棄為時過早
- [ 01-07]2013藝術:市場回暖真假難辨
- [ 01-05]蘇富比再次堅稱《功甫帖》為真跡 10日內出報告
- [ 01-04]《功甫帖》引學術和市場PK 劉益謙堅信其真實性
- [ 01-04]蘇富比:《功甫帖》為真跡 10日內出報告
- [ 01-02]研究員公布《功甫帖》研究報告 買家稱系個人論文
- [ 01-01]5000萬蘇軾《功甫帖》真偽引熱議 研究報告公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