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上一篇關于“華中科大本科生帶博士碩士做科研”的報道爆紅網絡,一名年僅22歲的大四男生,一年之內在國外核心期刊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和美國化學會旗下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上各發表論文一篇,另有三篇論文正投至國內外核心期刊,申請國家八項專利。前不久,他的團隊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獲得二等獎。網友們表示:“這是真研霸!”各種疑問也接踵而來:本科生為何可以連續在國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為此,記者采訪了這位華中科技大學“科學研究之星”張哲野。 “我只想用石墨烯改變世界” “新一代的研霸”“未來科學家”,面對同學們給自己取的諸多外號,這個大四男生靦腆地表示:“只不過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010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羅夫兩位科學家,憑借在二維空間材料石墨烯方面的開創性實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讓當時還是大一新生的張哲野也萌發了研究石墨烯的念頭?!霸趪鴥?,許多專家都覺得石墨烯研究已經做到盡頭,很難繼續深入。但我相信石墨烯的研究才剛剛開始?!睆堈芤罢f。 前景雖好,但要出成果也并非易事。“這條路并不容易走,但他卻從骨子里愛著石墨烯研究?!蓖粋€團隊的在讀博士生奚江波對張哲野充滿了敬佩,“剛來時,大家介紹他是‘未來科學家’,我第一反應‘不是碩士,就是博士’,根本沒想到是本科生?!?/p> 有時候,張哲野早出晚歸,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天。后來,為了不打擾室友休息,他挪到化學樓一個僅六平方米的辦公室,湊合著過了一夜又一夜?!笆┦撬摹笥选词勾蛩⒆呗?,腦袋里也都是石墨烯。”張哲野的室友如此調侃。“什么樣的人能出成績?實驗室來得勤的人才最有可能出成績?!被瘜W學院副教授肖菲說。 但就算是“研霸”,也有“沒有思路”的時候。“科研必然是伴隨著枯燥的,如果不是興趣,我也不可能撐下來?!迸龅角榫w低落時,張哲野只要在實驗室走一圈,心便平靜了,“我只想用石墨烯改變世界?!?/p> “研霸”源于拔尖創新平臺 說起自己的“成績”,張哲野坦言:“是學校啟明學院給了我發揮的最大空間。雖然都是做實驗,但這里提供的絕不只是尖端的設備?!睆堈芤氨硎?,“剛開始,老師提供給你的只有課題,所有的研究都自由發揮,看似無序,但正是這種‘空氣式管理’給了學生創新的最大可能。”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創新示范區,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自成立起,就面向本科生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和領導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實學創新人才的培養。 拔尖的平臺是前提,優越的制度是保障。此次挑戰杯帶隊老師之一王帥教授介紹,在啟明學院,即使是本科生,也有自己的科技創新實驗室,且與科研辦公用房同等對待,學校還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更有專職教師對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進行指導。“只要創新性比較強,設計思想好,研究成果就有可能發表在國外高端雜志上?!蓖鯉浾f。 啟明學院鼓勵學生參加科研訓練項目,并為創新活動提供特別學分;鼓勵學生發表論文,參加高水平學術會議,申請發明專利,參加國際、國內科技創新競賽,優秀者還可獲得學院資助。此外,學院還通過定期舉辦創新教育論壇、特優生沙龍等多項特色活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科研思想,多項優越的制度為推動創新教育改革,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目前,啟明學院的學子們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在各大學科競賽中也以高技術含量的參賽作品獲得榮譽,并擁有“旋轉式抽屜”等多項實用發明專利。 在許多大四學生糾結于考研還是找工作的選擇時,張哲野卻安心埋首于實驗室?!熬退惚2簧涎?,我也不會放棄,堅持下去總會有收獲的?!睂ψ约旱奈磥恚瑥堈芤俺錆M信心。(本報記者夏靜 本報通訊員 陳瑩) |
相關閱讀:
- [ 02-17]帶博士碩士做科研 本科生緣何成“研霸”
- [ 11-05]本科“研霸”帶著博士搞科研 大四已是課題組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