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首期“委員議事廳”議“霧霾” 從PM2.5說到機動車治理 主持人現場搞調查 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從“廟堂之上”走入百姓中間。昨日,由深圳市政協主辦的首期委員議事廳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首期話題關注“霧霾”。委員議事廳是深圳市政協開創的一個協商民主全新的平臺,類似平臺此前在全國未有先例。 首期“委員議事廳”由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承辦,12名嘉賓包括多名市政協委員及來自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科研院所的生態環保專家。 昨日的現場氣氛活躍,首先是專家權威解讀霧霾,而政協委員就設定議題唇槍舌劍、獻言獻策,市民可直接參與到“政協議事”,并進行提問點贊。活動現場外還停放有2輛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車,可以現場監測空氣PM2.5污染物濃度,市民可現場參觀和體驗。 專家:珠三角霧霾已現拐點 現場主持這期議事廳話題的正是上任不久的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劉忠樸,他目前也兼任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令人意外的是,劉忠樸的主持范兒頗為專業,風格幽默風趣。 昨日的委員議事廳首先邀請了專家解讀目前城市霧霾現狀。“現在天氣預報‘霧’和‘霾’是分開的,其實在城市里九成以上的霧霾實際上就是霾。”省氣象部門首席專家、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吳兌向觀眾們介紹了霧霾和逐漸進入人們視野的PM2.5是什么關系呢?“PM2.5是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是能見度降低的罪魁禍首。”劉忠樸現場客串科普專家,深入淺出講述PM2.5的概念和危害。他以PPT的形式向現場觀眾介紹,與國內的大城市對比,深圳的PM2.5標準限值較低,空氣質量相對良好。“然而與國際上有些城市比較,則存在較大的差距。” 劉忠樸說,“深圳灰霾天在上世紀80年代非常罕見,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灰霾天開始上升,但在100天內,而從2002年開始,灰霾天突破100天并急速上升,2004年達到最高點187天,超過全年一半,而在2009年出現拐點,并于2012年后重新回落到100天以內。” |
相關閱讀:
- [ 02-17]霧霾天燃放煙花者,醒來!
- [ 02-17]政府和市民對霧霾都不能“裝瞎”
- [ 02-16]“馬上”開學:第一課聚焦壓歲錢、霧霾
- [ 02-15]霧霾“裹”京煙花“加料” 空氣質量持續嚴重污染
- [ 02-14]北京霧霾鬧元宵不宜放煙花 污染將持續到明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