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在全國率先成立公安環保分局 創聯合執法機制
2014-02-15 06:49? 楊文明?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云南省昆明市在全國率先成立公安環保分局 聯合執法,靠機構更靠機制(綠色焦點·環保、公安聯動執法調研②) 本報記者 楊文明 湛藍的天空、淡淡的白云,每逢冬日,3萬多只紅嘴鷗聚集在滇池、翠湖等水域。 生態環境好,保護壓力也大。春城昆明于2008年開始在全國率先試水環保、公安聯合執法,通過創新機制為保護生態環境探索新路。 查辦污染大案催生聯合執法 從陽宗海砷污染到東川小江污染,一個涵蓋環保、公安、檢察院、法院在內的環保執法新機制創建起來 2013年11月18日,昆明市尋甸法院對東川小江水污染案作出一審宣判,對3被告單位處以50萬至75萬元不等的罰金,對7個被告人判處八個月至一年三個月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當年4月份,東川小江因嚴重污染,河水呈現白色而被稱為“牛奶河”。“案件一經披露,公安機關就與環保部門共同介入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昆明市公安局環保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董衛東介紹,公安機關重點收集了昆明東海礦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選礦企業涉及環保違法違規的基本情況,同時做好相關證據固定工作。 環境案件的辦理難點,是污染的鑒定及損害后果的評估。在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目的、手段、情節等事實之后,公安機關及時與昆明市環境損害鑒定評估中心等相關機構聯系,確定環境污染損害后果,客觀真實地反映案件事實。 董衛東說:“公安機關負責調查取證,環保部門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極大地提高了辦案效率。” 案件發生在東川,起訴、審判卻是在尋甸。原來,由于環保刑事案件總量不多、分布不均,如果每個區縣都成立環保起訴、審判機構,不少區縣很可能會面臨“零案源”,即便有案件,也很難確保有足夠專業的起訴、審判人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0年11月,昆明市規定14個縣(市)區涉及環境保護的刑事案件集中由安寧、石林等五家基層法院管轄。與法院對應,基層檢察機關的相關管轄權也統一集中到相關區縣。 “集中管轄,相關辦案人員的業務素質更專業,有利于統一案件適用標準,提高辦案質量。”董衛東說。 “以取證為例,由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要求不同,行政執法部門提交的證據往往達不到公安立案的要求。提前介入聯合辦案,能夠很好避免這一問題。”參與東川“牛奶河”案件偵辦的民警周宇龍說。 昆明市公安環保聯合執法,始于2008年的陽宗海砷污染事件。 2008年4月,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水質多年良好的陽宗海水體砷濃度超標,直接影響2.6萬人的飲水安全。調查發現,這是周邊企業違法排污導致的污染事件。這一事件,直接催生了我國首個環保公安分局——昆明市公安局環保分局的成立。緊接著,昆明市檢察院環境資源檢察處、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也相繼成立。 新機構設立的背后,是一個涵蓋環保、公安、檢察院、法院在內的環保執法新機制的創建。 2008年底,昆明市出臺《關于建立環境保護執法協調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建立環境保護執法聯席會議制度,規定環保部門、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每個季度定期舉行聯席會議。 |
相關閱讀:
- [ 06-22]粵贛建省際聯合執法機制打擊非法偷盜采礦產資源
- [ 05-14]中國海監2013年度福建海島聯合執法行動啟動
- [ 04-10]漳浦多部門聯合執法 查處病死豬肉屠宰儲藏窩點
- [ 03-14]中國海監編隊提前完成西沙海域聯合執法 返三亞
- [ 12-02]中老緬泰第七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啟動
- [ 11-15]乘客微博直播大巴違法"罪狀" 泉漳交警聯手執法
- [ 09-30]福建將于10月啟動野生動物聯合執法
- [ 05-16]中國海監2012年度福建海島聯合執法行動啟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