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騎車女子倒在地上 “奔馳大叔”先拍照取證再扶人。拼版照片。 路遇騎車女子倒在地上 “奔馳大叔”先拍照取證再扶人 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發全國熱議,臺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成為金句。昨天中午,泰興街頭的一起車禍,“扶不扶”折射出兩種人心。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當時,一名男子騎電動車時撞倒一名女子,下車準備扶時聽女子說“頭疼”,扔下她騎著電動車溜之大吉。這時,路過的奔馳車上下來一位60歲的大叔,將女子扶到路邊,直到女子表示沒有大礙后才離開。 電動車男撞倒女子后,跑了 昨天中午11點多鐘,泰興市民小沈開車經過濟川南路市三高南側時,他習慣性地看了一眼后視鏡,正巧看到車后50多米的地方兩輛電動車撞在一起,倒在地上。 小沈立即調轉車頭去現場,他看到一名女子坐在馬路中央,電動車倒在一邊。女子旁邊站著一名身穿紅色羽絨服,頭戴頭盔的男子,彎著腰像是跟倒地的女子說話。“男子轉身去推自己的電動車,我還以為他怕影響交通推到路邊去,沒想到他跨上電動車,逆向開到非機動車道上跑了。”小沈反應了過來,抓起隨身帶的攝像機準備把男子的樣子拍下來,可男子騎得很快,只拍到了一個模糊的背影。 先用手機拍下事故現場。 奔馳大叔拍照留證后扶起被撞女子 小沈于是趕緊奔向事故現場,一邊用攝像機拍下了事故第一現場,“好把事故的證據保存下來。”就在這時,只見一輛奔馳旅行車停到路邊,車上下來一位看上去50多歲的大叔。他走到路中間,先拿出手機,對著女子拍了一張照片,說了幾句話。“當時我離他還有10多米,沒聽清楚說什么。”小沈說。 隨后,小沈走上前詢問女子的傷情,她看起來30多歲,坐在地上捂著頭,羽絨服帽子上有明顯的擦痕。 “見到我拎著攝像機,一旁的大叔似乎膽子大了起來。”小沈說,大叔先將電動車推到馬路東邊,接著又使勁將女子扶起來,慢慢地走到馬路東邊。見大叔在幫忙,小沈便一心記錄下全過程,“肇事逃逸讓人氣憤,現在有人出手相扶讓人溫暖,這也是社會熱點,我不想錯過這一幕。” “要不要家里人來接你?你能自己騎回去嗎?”大叔問,女子滿臉是汗地點點頭,大叔又問她家遠不遠,方向在哪里,女子指了指西邊說“不遠”。大叔將電動車推到馬路西邊,關切地說:“你頭上冒汗,回去后要檢查一下。”隨后駕車離開。 幫她扶起電動車。 “救人要先保護自己,訛人的是少數” 經過多方打聽,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找到了開奔馳的大叔肖國華,他今年60歲,在泰興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明年就退休了,奔馳旅行車是女婿和他合買的,車價28萬多元。 肖國華介紹,當時他開車接朋友吃飯,正好路過看到了女子一個人躺在路中央,車來車往非常危險。 “人倒下來,幾個人看見了,但沒人上前。”肖國華說,他很理解一些人的行為和當下的社會風氣,所以下車后,他先拍了一張事故現場的照片,“說實話,一開始也有些擔心,救人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然后,肖國華詢問了女子幾句傷情,發現女子意識比較清醒,他才放下心來。 “她坐在那里起不來,如果摔成重傷的話,早一點搶救才有希望,時間就是生命。”肖國華說,“不救關系到人家的生命,我肯定要幫她。如果她倒地不起,我肯定要把她送醫院。”“只要不是我撞的我就不怕,理直氣壯地去救她。”肖國華說,訛人的畢竟是極少數人。 將女子從地上扶起來。 奔馳大叔做好事,家人早已見怪不怪 昨天下午,記者告訴肖國華的女兒肖穎說,你的父親做了一件好事。肖穎見怪不怪地說:“他又做好事啦!”肖穎說,父親沒事就到公園里幫老人拍照片,拍完了不但不要人家的錢,還免費給人家沖洗,拍完后告訴人家直接到某某照相館去拿就可以了,多的一天拍了200多張,有的老人拿到照片還不知道拍照人叫什么名字。 肖國華說,他發現很多老人三五年都拍不了一張照片,老人的家人也不重視,有的老人離世后甚至沒有一張最新的照片,幫老人們拍照片也是給老人和家里人做個紀念。“老人們拿到照片非常開心,我也心情舒暢。”肖國華說。 “我丈母娘和母親經常說,你能夠幫人都是好的,等別人來幫你的時候,你就不好了。”肖國華說,岳母今年91歲,母親今年86歲,他受兩位老人影響較深,兩位老人常說好事能做盡量做。“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心情舒暢,怎么不好呢?”(記者尹有文) |
相關閱讀:
- [ 12-06]“扶人遭訛”的報道模式應被扔進垃圾堆
- [ 12-05]老人倒地 302司機先找人作證再扶人
- [ 12-04]誰在消費“老外扶人遭訛”傳言
- [ 12-04]“扶人遭訛”假新聞惡化了民風
- [ 12-04]福州一老人倒地 公交司機先找人作證再扶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