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預計客流量達36億人次 大遷徙壓力如何釋放?
2014-02-01 18: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視點)大遷徙的壓力如何釋放?--春節期間的另類話題 1月29日,一位女士帶著孩子在杭州城站火車站搭乘前往貴陽的節前“末班車”回家。 新華社記者 王定昶 攝 在北京“打工”的川妹子賈燕梅,1月12日騎自行車長途跋涉近2300公里,歷經17天時間,于28日下午回到了故鄉四川南充。一踏入家門,就被母親擁入懷中,她不停地哭泣,哽咽著說“媽,我回來了”…… 年初一剛過,又有一批回鄉團聚的人們踏上返程之路。由于春節,世界罕見的人口遷徙現象年復一年在中國上演。今年春運期間,預計客流量達3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2億人,可能再創歷史記錄。 釋放需求壓力,需要新的面對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是親人團聚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社會資源的大動員、大調整,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如何釋放這些壓力,從物力的財力的到觀念的心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一個新的面對。 “春節不回家,就感覺心理缺了一塊什么。”盡管猶豫再三,在北京一家企業工作的王先生仍然選擇了回湖南農村過年,一家三口于臘月二十九這天坐飛機回鄉。“車票不好買,時間很緊張,過了年身心疲憊,但也沒辦法。” 春節期間處于糾結心態的人不在少數。這里有對傳統習俗的期盼,也有對長途跋涉、一票難求的焦慮,還有對人情消費的復雜心態,每年的春節,似乎都讓一些人陷入情感的兩難。 專家表示,人們面對的春節難題源自傳統鄉土文化與現代城市生活的沖突。民俗文化專家馮驥才說,中國人過年,與農業關系較大。農家的事,以大自然四季為一輪。年在農閑時,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騰。 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流動人口加劇,人們工作繁忙,便出現了春運壓力增加、假日設置爭議等一系列社會課題。每年春節,都是一次全社會的大動員、大調整。 “今年春運,平均每天超過9000萬人次出行。這個規模、密度,相當于一個中型國家的人口在集中流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教授說。 以交通為例,10年前,中國春運客流超過18億人次,今年比10年前翻了一番。2013年,我國鐵路新建里程5500多公里,其中高鐵1300多公里,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1萬公里;民航也新開了30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盡管交通運力快速提升,但一到春運這個特殊的日子仍然顯得不夠用。 |
相關閱讀:
- [ 02-01]春運預計客流量達36億人次 大遷徙壓力如何釋放?
- [ 01-31]中國鐵路春運節前累計發送9479.2萬人次
- [ 01-31]春運表情:春運中的美女
- [ 01-30]春運列車旅客感受“馬上回家”氛圍
- [ 01-30]鐵路春運:除夕的旅途不寂寞
- [ 01-30]春運險吃貨險爆竹險 春節前保險大打概念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