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年快樂”,“煮上餃子、倒上白酒慶祝中國新年”……隨著這樣的標題變得流行,世界媒體上也透出一股濃濃的年味兒。對于許多外媒而言,對春節最直觀的感受來自春運。在感嘆36億人次的春運客流創造人類歷史最大規模遷徙活動的同時,它們也從中國人“像打仗一樣”買票回家的韌勁中領悟到春節之于中國人獨一無二的意義。掃房間、貼春聯、吃餃子……在細細研究春節習俗的同時,許多人還期待腰包鼓鼓的中國游客能帶給他們馬年的第一筆財。外界對春節的興趣不僅限于圍觀,許多國家都在準備各種慶祝活動。在分析人士看來,春節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流行,絕不只是因為迎合了人們希望找到更多慶祝理由的需求,它離不開散布世界各個角落華人的推動,更與中國不斷增強的影響力密切相關。德國學者霍爾特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今全球民眾與中國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而春節承載的家庭團聚等積極意義讓外國人容易接受,春節的流行也有利于增強中國的正面形象。 “為何慶祝中國新年?看一下菲中經濟關系。”《菲律賓星報》27日以此為題道出春節越來越流行的原因。報道稱,盡管華人只占少數,但菲律賓2012年開始將中國新年作為公共假日慶祝。目前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陷入領土爭端,但最新數據彰顯馬尼拉與北京在經濟方面的密切關系。官方統計顯示,中國是菲律賓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于日本與美國。更為重要的是,菲律賓對華出口比重上月增加38.2%,在菲貿易伙伴中增幅最大。中國對菲律賓經濟的貢獻并不只限于貿易,菲旅游局稱,2013年1月至9月,中國為菲律賓的第四大旅游客源地。32.7萬中國游客來菲旅游,同比增長66%,是增長最快的游客市場。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2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春節慶祝活動如今在世界越來越流行,歐洲各國元首近年來也開始向華人拜年,英國首相通常發表春節賀詞,法國則在愛麗舍宮舉行春節招待會,德國總理在春節前常會與中國領導人通電話,向中國人民祝賀春節。另外,不管是柏林、巴黎,還是倫敦等歐洲城市,都有各種各樣的春節活動。這些說明隨著中國影響力增大,全球各國民眾與中國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
相關閱讀:
- [ 01-29]龍巖市春節期間晴好天氣為主 后期部分鄉鎮小雨
- [ 01-29]龍巖市2014年春節期間文化活動一覽表
- [ 01-29]春節旺季白酒噩夢不斷:酒鬼酒業績斷崖式下滑
- [ 01-29]1928年,人民軍隊的首個春節不尋常
- [ 01-29]永安發電公司出臺措施加強春節安全保衛工作
- [ 01-29]國網龍海市供電公司領導春節慰問一線員工
- [ 01-29]龍海市供電公司12支搶修隊已到位進入春節保電狀態
- [ 01-29]福州鴻儒樂園:白頭翁媼新春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