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春節前看望困難群體 筑牢社會保障底線
2014-01-27 12:38? 馬海燕 郭金超?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制度,使7400多萬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一些地方存在資金不到位、管理不規范、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低保政策效應的充分發揮,也引起了高層注意。 2012年11月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5名流浪兒童死亡事件引起全社會震動。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謝春濤告訴中新社記者,困難群體有復雜的社會原因,他們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整個社會正視。社會救助要“托底”,托的就是困難群體的底,社會要讓這些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安置、生病有人管。同時這個群體的人數不多,財力解決不難,只要當地政府重視,這些問題不難解決。 火車上李克強亦在召集相關人員了解扶貧狀況,商量脫貧良策。在安康市救助站,李克強對工作人員說:“你們不僅照料他們的生活,也給他們一個心靈上的家,這就是大愛”。 謝春濤說,中共正在進行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也是群眾工作的重要部分,要求基層干部要有責任心,把老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有時候在外人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對老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對困難群體尤其如此。“錦上添花可有可無,雪中送炭彌足珍貴,溫暖最需要救助群體的心,可以提升整個社會的溫度”。 謝春濤表示,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項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最高領導人的重視會引起各多人的重視。盡力使特困人員不為饑寒所迫、大病所困、失業所憂、災害所難,切實把社會保障體系的“網底”編實、筑牢,給全社會以穩定、可靠的民生保障預期,也是減少不安和焦慮,增進社會公正和幸福感的重要舉措。(完) |
相關閱讀:
- [ 01-27]李克強陜西看望特困群眾
- [ 01-27]李克強:過年不能讓任何人無家可歸
- [ 01-26]李克強赴陜西秦巴山區看望特困群眾
- [ 01-26]李克強問打工回家村民:是站著還是坐著回來的
- [ 01-25]專家解讀國安委:規格高于一般領導小組
- [ 01-25]盤點總理座談會座上賓:專家 企業家 行業代表 群眾
- [ 01-22]李克強:財政科研資金要“用到刀刃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