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反對派向總統下通牒 要求24小時內大選
2014-01-24 09:43? 王楷?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烏克蘭首都基輔連日來爆發的反政府示威活動,造成多人死傷。報道稱,由于會談后未能破解政治僵局,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維塔利·克利欽科向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發出最后通牒。要求當局在24小時內舉行大選,否則將發起更大規模的抗議。 另據新華社今天早上4:30分的消息稱,烏克蘭內務部偵查總局一位副局長說,根據鑒定結果,22號死亡的兩名示威者是槍傷造成的,但致人死亡的子彈并非內衛部隊所裝備,警方也沒用過這種子彈,而且在沖突現場執行任務的內衛部隊軍人和警察沒有配備制式武器。 烏克蘭內務部網站說,偵查人員目前正在核實各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殺人是為了讓沖突升級,并且為示威者使用武力開脫責任。總之,不管是這場沖突的激烈程度,還是背后撲朔迷離的原因,都值得關注。 反政府示威活動,連日來席卷烏克蘭首都基輔。在這拍攝于22號的視頻中,全身黑衣的烏克蘭防暴警察全戴著頭盔、手持鋼盾,與拿著石塊和燃燒彈的示威者對峙。雙方不時爆發激烈沖突。示威者燃燒輪胎形成的黑煙,遮蔽了被白雪覆蓋的樹木和房屋。僅22號的示威活動中,就至少有兩名示威者喪生。 動亂的導火索是烏克蘭去年年底叫停與歐盟貿易協定,引起了親歐盟派別激烈的不滿,觸發了反政府浪潮。本月19號,烏克蘭政府出臺的《禁止示威法例》,又觸發了新一輪的抗議。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東歐記者孫娟:次騷亂是從19號下午開始,反對派當天下午在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舉行集會,抨擊議會日前通過的限制示威活動的法律。會后大批人員前往議會抗議,但在途中遇到警方用大轎車組成的路障而無法通過。示威者中有人用棍棒、石塊打碎汽車玻璃,點燃作為路障的汽車,還向警方投擲石塊和自制燃燒瓶,致使示威活動最終演變成了暴力沖突。警方則用聲光彈和催淚彈予以還擊。 22號,幾名示威者的遇襲身亡使局勢急轉直下。反對派指責死者是被警方實彈槍殺,烏總理阿扎羅夫強調警方并未配備實彈: 烏總理阿扎羅夫:參與這場示威的人們,不能被稱為和平示威者,他們是罪犯。他們必須為他們的行為負責。 昨天,對峙雙方表現得稍為克制。當地時間13點,反對派領導人克利欽科與其他幾人一道,與總統亞努科維奇進行第二輪談判。克利欽科呼吁抗議者保持冷靜,在當地時間晚8點之前與烏克蘭安保部隊“停戰”。還有消息說,今天起烏克蘭首都的一些地區將實行宵禁,移動電話,互聯網和電視將無法使用。 烏克蘭局勢走向何方,背后有俄美的角力。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1號表示,外部勢力不應該干涉烏克蘭內政。他認為,如果不是西方的煽風點火,烏克蘭危機不會越演越烈。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示威者占據了市政廳、包圍了烏克蘭政府大樓好幾個禮拜。你能想象這樣的情況在歐盟國家發生嗎?現在,示威者又開始攻擊警察、開始縱火甚至制造爆炸物。這些行為絕對違反了歐洲的行為標準。 美國把責任更多推到烏政府的身上。從抗議政府叫停與歐盟的貿易協定,到要求總統下臺,步步緊逼的烏克蘭的反對派究竟是什么來頭,還有什么目的? 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我感覺這個影響力比較弱,又同時比較亂,所以也導致目前整個示威訴求也比較亂,既有政治方面也有經濟方面也有外交方面。所以現在是一場打亂仗的狀況,對于反對派來講也是這樣。更多可能還是為了今年的要舉行的議會來造勢,各個方面都想在這個時候去參與來顯示自己,通過這種方式來為法院以及議會選舉來熱身。 處于十字路口的烏克蘭的亂局,短期內能見到平息的曙光么? 姜毅:對于政權這一方面來講,實際上現在也是左右為難,一方面當然非常擔心。如果仍然不能夠彈壓住反對派聲望,會失去選舉權。另外一方面,他又擔心會破壞烏克蘭與西方國家的關系。這個對于烏克蘭來講恐怕也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東西,短時間內,我認為恐怕特別是最近出現傷亡以后,局勢恐怕還會混亂幾天。(記者王楷) |
相關閱讀:
- [ 01-24]烏克蘭血腥沖突走向失控 反對派下達最后通牒
- [ 01-24]烏克蘭內務部稱執法人員與示威者死亡無關
- [ 01-23]俄羅斯:對外國干涉烏克蘭內政感到憤怒
- [ 01-23]俄羅斯當局:俄對外國干涉烏克蘭內政感到憤怒
- [ 01-23]烏克蘭首都騷亂仍在繼續 已導致200多人受傷
- [ 01-23]烏國內暴力沖突未歇 烏副總理等官員拒赴達沃斯
- [ 01-23]烏克蘭緊張局勢達到新高峰 沖突現致命流血事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