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揭開關于一戰的十大真相
2014-01-23 17: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4.上等階層臨陣脫逃 盡管一戰中主要傷亡的是勞動階層,但社會和政治精英在一戰期間受到的打擊格外慘重。他們的兒子擔任下級軍官,任務就是以身作則,帶領手下沖鋒陷陣,面臨著最大的危險。一戰期間,英軍約有12%的普通士兵陣亡,軍官陣亡的比例則為17%。單單伊頓公學就有超過1000名畢業生陣亡,占到從軍畢業生的 20%。英國戰時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失去了一個兒子,后來的首相博納·勞失去了兩個兒子。安東尼·艾登失去了兩個兄弟,另一個兄弟受了重傷,叔叔被俘。 5.“驢子指揮獅子” 據說這句話出自德國高級指揮官之口。他們說,英軍英勇善戰,但指揮他們的是無能的貴族花花公子。事實上,這是歷史學家艾倫·克拉克杜撰出來的。一戰期間,有200多名將軍陣亡、受傷或被俘。大多數將軍每天上前線。戰斗中,他們比如今的將軍更多地參與行動。當然,有些將軍不太稱職,但其他人頗具才干。 歷史上,很少有哪一代指揮官需要適應如此日新月異的技術環境。英國指揮官接受的是打小規模殖民戰爭的訓練,如今他們被投入了英軍從未見識過的大規模工業斗爭。盡管如此,英國人在短短3年時間里形成了一種至今仍然得到認可的作戰手法。時至1918年夏天,英軍達到了最佳狀態,使德軍遭遇慘敗。 6.加利波利戰役的主力是澳大利亞人和新西蘭人 在加利波利半島,作戰的英軍人數遠遠超過了澳大利亞人和新西蘭人的總和。在這場慘烈的戰斗中,英軍的陣亡人數是澳新軍團的4~5倍。法軍的陣亡人數也超過了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人和新西蘭人大力紀念加利波利戰役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從兩國投入的兵力及其全國人口數量來看,他們的傷亡確實非常慘重。 7.盡管屢遭失敗,西線的戰術卻不曾改變 在4年的戰爭中,戰術和技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迅猛變化。這是個大刀闊斧創新的年代。1914年,將軍騎馬行進在戰場上,頭戴布帽的軍人在缺少炮火掩護的情況下向敵人發起進攻。雙方主要使用步槍。4年后,頭戴鋼盔的作戰部隊在炮火的掩護下展開沖鋒。他們配備了火焰噴射器、手提機槍和槍榴彈。在空中,1914年看來還先進得不可想像的飛機在對決,有些飛機攜帶了實驗性的無線電臺,匯報實時情報。火炮的命中率極高。坦克在短短兩年間完成了從設計到實戰的歷程,徹底改變了戰爭的面貌。 |
相關閱讀:
- [ 01-03]參選高雄 楊秋興:和陳菊對打是很辛苦的一戰
- [ 12-26]阿聯一戰刷新生涯紀錄 砍24籃板3戰場均27+19
- [ 12-22]德一戰沉沒潛艇神秘現身英國海灘
- [ 12-09]泰上萬名示威者在總理府外示威 要求英拉交權
- [ 12-09]無視英拉解散國會決定 泰反對派將集結10萬人游行
- [ 12-09]泰政壇今上演終極一戰 反對派要英拉"徹底認輸"
- [ 12-08]泰國總理重申對話意愿 反對派將發起“最后一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