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賴”不得乘飛機坐軟臥
2014-01-17 08:0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本報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徐雋)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中國銀監會、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八家單位16日在京聯合召開發布會,介紹《“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簽署情況,公布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措施。 據了解,《備忘錄》規定了信用懲戒的對象: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中所有的失信被執行人,二是被法院發出限制高消費令的其他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時,即為被執行人本人;失信被執行人為單位時,還包括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 根據《備忘錄》,最高法將統一在“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臺”上對失信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與相關部門一道限制失信被執行人高消費,并采取其他信用懲戒措施。 《備忘錄》規定的懲戒措施具體包括: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據了解,今后最高法將向簽約各方推送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相關部門收到名單后,在其管理系統中記載包含相應懲戒措施等內容的名單信息,或者要求受監管的企業或單位實時監控,進行信用懲戒,并在媒體廣為發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1月15日12時,最高法官方網站公布失信被執行人55920名,點擊量達到222.7萬余次,1669名失信被執行人因主動償還債務而從名單庫中刪除,近20%的被執行人正積極履行義務。《備忘錄》的實施,拉開了第一輪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序幕,必將極大打壓失信被執行人的生存空間,使其付出應有代價,從而促使其自覺履行債務。 加大失信成本 形成治理合力(評論) 一段時間以來,債務人欠債不還,規避、抗拒法院執行屢見不鮮,顛覆了“欠債還錢”的天經地義,破壞了“誠信守約”的社會風尚,成為一種社會頑疾,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治理執行領域的“老賴”現象,單純依靠法院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信息整合和共享,需要“一處失信、寸步難行”的信用懲戒機制,需要不良社會風氣的根本扭轉。 中央文明辦等八家單位簽署備忘錄,以“失信黑名單”為范圍,在各自職權范圍內給予“老賴”最大的信用懲戒,使其登不上飛機、坐不了軟臥、辦不了貸款、開不起公司,從社會生活的具體之處入手,壓縮其生存空間,形成了治理“老賴”的強大合力。 這場法院執行領域的構建誠信行動,正在向社會其他領域擴展。“老賴”頑疾的治理模式也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累了經驗。1月1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抑制不誠信行為,不僅需要有關部門對各個領域的失信者“心中有數”,而且需要通過聯合行動,依法懲戒,加大其失信成本,讓失信行為無處藏身,讓失信受懲的教訓警鐘長鳴,如此,才能在全社會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正澤) |
相關閱讀:
- [12-29] 江蘇無錫鬧市大屏公布“老賴”名單
- [01-07] 漳州法院:全城“抓老賴” 多次創新工作方法
- [01-06] 司法品牌便民利民 思明區法院升級曝光臺震懾老賴
- [01-06] 男子遇商店減價Hold不住 刷卡9萬元成老賴被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