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1月16日電(張興軍 史林靜)一年前,河南蘭考一民辦收養所發生火災,事故造成7名棄嬰和孤兒死亡。一年后,幸存孩子的近況如何?失火戶主、“愛心媽媽”袁厲害能否走出陰影?當地兒童福利救助現狀有沒有得以改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重回蘭考。 冬日的豫東平原蕭索清冷,呵氣成霜。在蘭考縣人民醫院不遠處的居民區,一棟二層小樓安靜地佇立在長長的胡同深處,大門緊鎖。從外表看,和周圍的居民樓并沒有什么明顯不同。 在袁厲害兒子杜鵬的帶領下,記者走進院子,新刷過的墻面泛著白光,除了客廳沙發上胡亂堆放的兒童衣物,目之所及空空蕩蕩。一切顯然都被精心清理過,只有地磚上留下的黑色燒灼痕跡,似乎無聲地提醒著,這里正是一年前造成7死1傷慘劇的事發之地。 “大火過后,房子重新維修了一下,但再沒住過人,我媽再沒來過這兒,我們也不讓她來這兒。”杜鵬說。 除了房子之外,變化最大的當然是戶主袁厲害。 “我昨天剛從天津回來,治腰疼,聽說那邊的火療很有效果,跟著一個姐妹過去看看……”在杜鵬家里,見到來訪的記者,袁厲害熱情地起身迎接,一邊招呼落座,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話匣子。 和火災剛發生時相比,現在的她沒了憔悴和消沉,說話快人快語,氣色也明顯好多了。 剛過去的一年,袁厲害沒有再收養過一名棄嬰。“出事后,人家不往我這送了。”話語間難掩失落,但她很快補充道:“如果在路邊碰到了,還是會撿回來,交給政府。” 面對近30年來最清閑的日子,除了幫忙照看孫子,偶爾出面給左鄰右舍調解糾紛,袁厲害最重要的一項生活內容,就是堅持去開封市兒童福利院看望火災中幸存的孩子。 “反正我也沒事,每星期去一次,送點吃的或者換洗衣服,一見到我,他們‘媽媽、媽媽’叫得可親了。” |
相關閱讀:
- [ 01-03]早產棄嬰不足1公斤 愛心媽媽懷抱4夜搶娃命
- [ 01-03]愛心媽媽為籌善款遇車禍 遇難時仍懷抱捐款箱
- [ 01-03]省政協愛心媽媽前往福州站北小學捐贈新課桌椅
- [ 12-11]青島“愛心媽媽群”發起募捐 為山區孩子籌集冬衣
- [ 12-09]省級愛心媽媽和她認養的孩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