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坐定“頭把交椅”的中國外貿五大懸念待解 作者 彭大偉 中國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達到25.83萬億元人民幣(合4.16萬億美元),為第一次突破4萬億美元。 4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根據美國截至去年11月的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首次位列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已經“基本成定局”。 多位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坐定外貿頭把交椅”的中國而言,新一年在外貿領域至少有五大懸念尚待揭曉。 能否坐穩“頭把交椅” 從已有數據來看,中國登上世界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頭把交椅”已無懸念。據WTO統計,截至2012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已是全球第二,與美國存在的150多億美元差距,僅相當于中國一天半的貿易額。 鄭躍聲指出,突破4萬億美元可能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位列第一的國家。” 那么,中國能否像曾經的美國那樣,長期穩居世界貿易第一大國的位置呢?在中國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看來,這其實并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張燕生指出,中國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機,努力從貿易大國升級為貿易強國,比單純比拼貿易額排名可能更重要。 順差連升是福是禍 2012年和2013年,中國貿易順差絕對規模連續兩年擴大,同時順差額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高。五年來最高的貿易順差從何而來,又將給中國帶來什么? 對于外界對中國“貿易順差猛增”的隱憂,鄭躍聲分析,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為2597億美元,如果跟歷史最高年份2008年相比,實際上降低了380多億美元。從貿易順差占當年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例來看,自2009年到2012年分別為8.9%、6.2%、4.3%、5.9%,2013年為6.2%。鄭躍聲指出,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的順差規模相對處于基本穩定的狀態。 張燕生則提醒,中國貿易順差實際上很多是外資企業出口所創造的,蘋果手機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假如按產品實際所有權統計,“你會發現美國仍然還是第一貿易大國,而且是第一順差大國。” |
相關閱讀:
- [ 11-23]臺商界憂兩岸服貿協議繼續耽擱 臺外貿會受劇烈影響
- [ 11-06]"中國第一展"開幕傳遞信號:中國外貿有望突圍大幅波動態勢
- [ 10-27]第114屆廣交會二期落幕 外貿復蘇基礎尚不牢固
- [ 09-17]外貿“企穩回升” 消費“穩中加快”
- [ 08-09]英國第二季度貨物出口額創歷史新高
- [ 07-29]質檢總局:舉全系統之力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 [ 07-12]轉型期的外貿疲弱或許是正常的
- [ 07-11]聚焦年中經濟形勢:外貿面臨挑戰 比較優勢仍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