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吳晶晶)近日,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受到社會關注。中科院7日回應稱,正在了解相關情況,將嚴格按照有關程序處理此事。院士如有違背相關行為準則,經查實后根據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最高將可能被撤銷院士稱號。 中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11月,該院學部收到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王宇澄對其老師王正敏院士的投訴,學部隨即致函復旦大學,要求對投訴情況進行調查核實。2013年9月,學部收到復旦大學回函和調查報告。中科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常委會開會進行了專題研究,并成立了由相關領域院士組成的專門工作小組進行進一步核查和研究。對媒體報道的一些投訴信未涉及的新問題,正在了解相關情況,將嚴格按照有關程序處理此事。 中科院為維護院士群體的聲譽,對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制定了嚴格規定,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的有關規定、《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道德自律準則》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 該負責人介紹,按照相關程序,學部對收到的投訴,首先轉交院士所在單位或歸口主管部門調查處理。若有違背院士行為準則的,無論是在增選過程中還是當選院士后,學部都將根據相關程序進行調查。中科院院士選舉分六個學部進行,對院士的處理也是首先由相應學部進行調查,根據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由其所在學部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可給予警示、批評、警告直至撤銷其院士稱號的處理,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 近日,王宇澄舉報其導師王正敏院士涉嫌學歷造假、學術抄襲、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問題,隨后有媒體報道質疑王正敏研發的國產人工耳蝸克隆國外技術并存在質量問題。復旦大學此前回應稱,經查未發現王正敏存在學術不端,但確有學術不規范之處。 |
相關閱讀:
- [ 01-03]院士遭弟子舉報學術造假 稱舉報者曾提荒唐要求
- [ 11-17]復旦院士被學生舉報學術造假 校方回應稱未發現
- [ 11-16]院士被學生舉報學術造假 復旦稱未發現學術不端
- [ 05-20]數十名學者網購論文 赤裸裸“學術造假”
- [ 11-03]北大教授稱自己的研究生學術造假 稱其背信棄義
- [ 08-24]候選院士“人耳鼠”成果被疑學術造假(圖)
- [ 05-16]中科協擬修改章程自律“學術造假”
- [ 02-25]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舉報學術造假曾遭校方阻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