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日 人民日報北京“拼車”出行可合理分攤費用 北京市交通委發布《關于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規范小客車合乘行為。根據《意見》,市民簽協議拼車將不會被認定為非法運營的“黑車”,同時可以合理分攤費用。 “拼車”是否會滋生“黑車”生長空間?費用應該如何計算?發生事故又該如何界定責任?本報記者就人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采訪。 禁止臨時隨意合乘攤算相關費用 據了解,北京近日出臺的《關于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是國內首個小客車“拼車”指導意見。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意見》的出臺是為清潔空氣、節約能源、緩解交通擁堵、方便百姓出行,規范小客車合乘行為,保護合乘參與人的合法權益。 如何界定“合乘”?《意見》明確指出,小客車合乘是指出行線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小客車的出行方式。按照是否分攤費用,“合乘”可分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按照合乘方式,可以分為上下班通勤的長期合乘和節假日返鄉、旅游的長途合乘。其中互助型合乘各方當事人可以合理分攤里程消耗的油、氣、電費用和高速公路通行費用。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小客車合乘應當遵循公益合乘優先、民間互助自愿、維護合法權益、規范合乘行為、嚴禁非法運營的基本原則,促進其健康發展。提倡合乘各方通過簽訂合乘協議的方式明確出行線路、乘車地點、安全責任、費用分攤等各自權利義務,并在合乘前進行信息核實,確保行車規范和安全。 《意見》特別提到,禁止臨時隨意合乘攤算相關費用,禁止合乘當事人發布虛假信息,禁止合乘當事人簽訂虛假陰陽合同;對存在上述行為、以合乘名義開展非法運營的由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市民為拼車叫好,但也有擔心 “拼車”指導意見一出,不少網友在微博上“點贊”?!耙院笙尢栁铱梢云窜嚵恕薄巴粋€社區大家可以一起拼車,又節省成本又方便,何樂而不為呢”……這些留言代表了一些市民對合乘出行的看法。 住在天通苑的北京市民古先生說,他很樂意參與拼車?!氨本┒焯?,夏天很熱,地鐵又擠,要是能拼車上班還是很好的。”古先生說。不過,他認為,拼車費用具體怎么計算,以及萬一出了事故責任如何認定等問題還需要具體的解決方案?!耙苍S可以一起買保險。”古先生提議。 尚未擁有私家車的市民小陸贊成拼車,但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我曾有同事選擇過合乘,可是發生了事故,處理起來就很麻煩?!彼f,“假如我要拼車,那也一定要和熟人拼,并且在拼車之前用協議的方式把權利義務寫清楚?!?/span> 每天開車上下班的市民小周認為拼車節省了社會資源,而且會減輕自己的經濟負擔,但他表示不會選擇用自己的車拼車:“不出事,一切都好。但是一旦出事,即使是小事故,也會給自己增添煩惱。”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介紹說,目前北京小客車的載客率約在1.3人,“小客車一般有5個座位,1.3人的低載客率肯定會帶來能源和資源的浪費?!痹谒磥?,合乘出行值得鼓勵,但拼車合法后出現的種種難題也不容忽視。他說,“黑車”管理執法取證難、法律規定不明確等問題都可能成為影響“拼車”發展的因素。 《意見》中“禁止臨時隨意合乘攤算相關費用”的規定,被認為是專門針對“黑車”而制定。 對如何界定“臨時隨意合乘”的問題,順風車公益組織發起人王永表示,相對于上下班通勤的長期合乘而言,其他時間隨意合乘就有可能違法。至于如何區別合法拼車和黑車,他提出了三個標準:“一是看價格,黑車是以營利為目的,拼車是承擔基礎費用;二是看時間,通勤類的拼車一般發生在早晚高峰期,其他時間的拼車就需要警惕;三就是看乘客是否有合乘協議書?!?/span> 據了解,臨時在車站、地鐵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出現并拉活兒,收費高于出租車費用,并且乘客和車主并不認識的情況,可初步判定為“黑車”。經取證后,交通執法人員會對黑車處以相應罰款。 專家建議:慎選拼友、簽訂協議 《意見》明確,上下班通勤合乘和節假日返鄉、旅游合乘各方當事人,可以合理分攤合乘里程消耗的油、氣、電費用和高速公路通行費用。那么,如何分攤費用才算“合理”呢? 王永說,“經過測算,一般來講小客車的出行成本約為同樣里程出租車費用的一半,因此,乘客可根據總成本按人頭來算?!?/span> 拼車時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是否承擔責任也是此前一直被“拼車族”關注的問題。對此,王永表示,“根據道路交通法規,如果車主違反交通規則,肯定由他來承擔全部責任。如果車主沒有責任,例如追尾,那就是后車的車主承擔責任。”他呼吁,拼車一族購買相關保險。 目前,有警察為拼車族提供了關于風險防范的建議:首先要謹慎選擇拼友,并且在拼車前仔細檢查車況,查驗并記錄車輛已有的保險情況;其次,要提前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車主和搭車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對旅途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約定。此外,還要注意搜集證據。 |
相關閱讀:
- [ 01-01]最高法:全國法院今起正式實施量刑規范化工作
- [ 01-01]北京三級法院裁判文書網上可查 上線首日公布7份
- [ 12-31]一名18歲內地男子涉電話詐騙案被香港法院判入獄6年
- [ 12-31]六旬婦遭家暴見到丈夫就哆嗦 法院簽發人身保護令
- [ 12-31]六旬婦女遭家暴37年起訴離婚 法院簽人身保護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