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位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日前預測稱,辦公室工作將在未來五年內完全消失,屆時智能機器人將會取代人類員工。此前比爾·蓋茨也曾高調表示,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他還戲稱,如果自己現在20歲,一定會把機器人作為創業目標??梢钥闯觯@位美國首富對機器人產業可謂是信心滿滿。 人類真的將要面臨機器人帶來的“下崗”威脅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此擔憂。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盤點了2013年機器人搶走人類飯碗的八個途徑。文章指出,快遞業、快餐業、服裝銷售、超市、運輸業、農場、電子產品生產和低技術含量的實驗室工作由于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而成為2013年的過時工種。 實際上,除上述職業外,一些危險的工作在將來也完全可以交給智能機器人。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地震救災活動中,就有不少軍用機器人沖到了救援前線,如蛇形機器人、輪滑式機器人、呼吸探測機器人、無敵機器蟑螂等。這些機器人可以深入到各種危險地帶和救援人員難以到達的地方探測生命跡象,進行救援活動。 此外,機器人在設備潔凈方面也有極大的用武之地。比如捷克一家公司早在2011年就推出過一款名叫Jetty的視覺引導機器人,它能對空調系統進行清理和檢查。即使是極難清理的死角,它處理起來也是游刃有余。 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在西方國家發展勢頭強勁,它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同樣引人注目。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到2015年,中國國內工業機器人年供應量將超過2萬臺,保有量將超過13萬臺。 智能機器人已經越來越多地介入到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隨著機器人的不斷“擴張”,如何看待人和自動化的機器人之間的關系成了我們不可回避的問題。 不可否認,大批機器人在眾多行業里大顯神通的確可能會搶食人類的工作機會,但從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機器人的分擔,人類也得以免于從事危險和單調重復的差事。這樣一來,或許我們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專注于人類本身的價值。我們并不需要與機器人為敵,而要順勢而動,與機器人“并肩作戰”。 |
相關閱讀:
- [ 12-26]美報盤點2013年搶走人類飯碗的機器人
- [ 12-25]大學生研發水下機器人:用途廣接訂單申請4專利
- [ 12-23]英機器人攜相機潛入海底拍海豚
- [ 12-20]日本小機器人“KIROBO”在太空和宇航員對話
- [ 12-11]盤點國內外高仿真機器人
- [ 12-10]游健宜當交警13年 人稱鼓樓“機器人”“活地圖”
- [ 12-10]國內大學生推細胞機器人:可自由組裝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