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雪龍”號12月28日電(記者張建松)大小浮冰鋪滿了海面,幾乎見不到藍色的海水。天際線盡頭,一座淡藍色的冰山腳下,停著被困的俄羅斯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不到7海里的距離不算遙遠,但“雪龍”號卻可望而不可即。 當地時間27日24時(北京時間23時),考慮到被困的俄羅斯船只解除了冰山的威脅,降低了求救等級,而眼前浮冰區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了“雪龍”號破冰能力,加之即將到來的一個西風帶氣旋還會進一步加劇浮冰的厚度和密度,“雪龍”號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加強自身安保。 南極浮冰是海冰形成后,在風、海水、潮流及潮汐的作用下,發生破碎而形成的大小不一碎塊。“雪龍”號周邊的浮冰,面積最大的超過了好幾個足球場,面積最小的也像一張桌子。 大多數浮冰至少有3至4米厚,而“雪龍”號屬B1級破冰船,只能以1.5節的航速(約每小時2.8公里)連續破1.1米厚的冰。放眼望去,浮冰區“溝壑縱橫”,塊塊浮冰在擠壓作用下,破碎的冰不斷上隆,形成了一條條冰線、一堵堵冰墻、一座座冰丘。 南極海冰一年一度的生長與消融,為世界各國科學考察船和旅游船進出南極,提供了十分難得的“窗口期”。但漂移不定的浮冰,卻如同海面“白色游擊隊”,威脅著接近南極大陸的航船。 從地圖上看,圍困“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的浮冰區位于東南極阿黛利地,與法國迪蒙·迪維爾科考站相距不遠,不斷“漫游”的南磁極也在附近不遠處的海中。巨大的東南極冰蓋就橫跨這片區域,一直延伸到中國中山站所在的地方。 與“雪龍”號差不多同時趕往救援的,還有法國破冰船“星盤”號和澳大利亞破冰船“南極光”號。其中,“星盤”號也開到了圍困“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的冰區邊緣,但同樣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放棄了救援行動。三艘船中破冰能力最強的“南極光”號還在路上,預計29日才能趕到。 另據媒體援引“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船長基謝廖夫的話說,這艘船并未陷入恐慌,船上補給比較充足,船員正常工作,專家繼續進行海洋研究,同時也在“感受”這次不同尋常的遇險。 “雪龍”號正在原地待命,船長王建忠最盼望西風或西南風的到來。他說:“只要天氣時機有利,我們就會繼續向俄羅斯船靠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