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網銀、支付寶……信息消費在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挑戰。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上午發布《信息消費與安全調研報告》,顯示受訪者對信息安全滿意度平均分值僅為3.7分,而滿分為10分。他們最擔憂的信息安全問題是:個人信息泄露、支付詐騙以及電腦賬號被竊。 信息消費 城市越大滿意度越低 本次調研主要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以及沈陽、西安、成都等8個二線城市展開在線調查,按照每個城市500個有效樣本量進行回收,共收回有效樣本量6000個。調查顯示,受訪者每天參與信息消費時長集中在1.5至3.5小時,年齡越小,每天參與信息消費的時間相對越長。手機終端越來越成為“信息查詢”的主要手段。 調查發現,受訪者對于現階段信息安全滿意度一般(平均分值僅為3.7分),同時,一線城市以及主要以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消費者對于信息安全問題的滿意度較低。主要表現為:城市級別越高,對信息消費滿意度越低;主要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消費者,相比通過電視、報刊獲取信息的消費者對信息安全滿意度更低。 安全軟件 最不滿意“影響速度” 電腦安全軟件方面:總體滿意度尚待提高,主要問題是涉及“獲取用戶隱私”、“強制刪除、卸載或攔截其他正常軟件”。受訪者對各安全軟件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影響電腦速度”以及“殺毒效果不徹底,效果差”等。 手機安全軟件方面:受訪者對各安全軟件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影響手機運行速度或影響其他程序運行”以及“占用流量過大”。 電子商務 最不滿虛假產品信息過多 本次調查發現,消費者經常使用的電子商務平臺為:淘寶網、天貓、京東商城。從性別差異來看:經常使用淘寶網、天貓購物的女性消費者稍多于男性消費者,而男性消費者使用京東商城的比例稍高于女性消費者。 消費者對于電商提供的購物信息最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虛假產品信息過多,產品描述不清晰、不全面,或夸大描述與實物不符。在各項滿意度指數中,售后服務滿意度普遍較低,亞馬遜、易迅網相對較高,淘寶網、當當網則偏低。 瀏覽器 最不滿意的是速度慢 電腦瀏覽器使用情況方面,本次調查顯示,受訪者電腦中使用的瀏覽器種類相對分散,排名前3的瀏覽器分別是:IE、Google Chrome和搜狗瀏覽器。消費者對于各瀏覽器的不滿意主要集中在:網頁打開速度較慢、廣告攔截效果較差,擔心個人信息安全的泄露。 受訪者手機瀏覽器主要以使用“UC優視”為主,其次為百度、騰訊QQ。在手機瀏覽器的滿意度方面,蘋果SAFARI的滿意度比較高,而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的UC優視滿意度則相對偏低。受訪者對手機瀏覽器不滿意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打開網速較慢、使用手機流量過多、占用手機內存,導致手機運行速度變慢。 新聞延伸 律師建議消協提起公益訴訟 來電顯示是陌生號碼,接通之后發現是推銷電話,但對方卻能準確叫出你的名字。這樣的場景許多人都遇到過,讓公眾疑惑的是:“誰泄露了我的信息?” 近幾年,中消協接到的有關信息安全投訴不斷增長,個人信息泄露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正常生活,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表示,目前,我國尚缺乏相關標準規范和專門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當消費者的隱私權受到侵犯時,很難獲得有效的法律保護,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消費者信心。比如,消費者很難證明個人信息是通過哪個渠道泄露出去的?也很難證明自身受到多少損失。因此目前的監管更多靠社會舉報,政府部門才會介入。趙占領為此建議,消費者可以請求消協提出公益訴訟。 案例1 牛某在醫院生完孩子后回家休產假期間,屢次接到有關嬰兒用品等公司推銷員的電話推銷,還常有產品推銷員上門推銷。消費者非常奇怪,這些嬰兒用品的經營者是如何知道自己家的電話和家庭住址的?經牛某查詢,原來是醫院未經其同意,將她的個人信息資料透露給了這些經營者。 案例2 消費者李某參加一個大型的人才招聘會,將姓名、電話及家庭住址填報到了一個人才中介中心。但是李某回家以后的幾天里,有十幾個李某不知道的人才中介機構要向其介紹工作,并且都要面談,可當李某到了其中幾個中介公司時,他們在替李某找工作前,均向李某索要300至500元的中介費用。分明是人才中介機構向不正規的中介小公司泄露了他的個人情況,以獲取利益。 12315將單獨統計個人信息泄露投訴 個人信息屢屢泄露的問題已經引起新消法的關注。記者注意到,新消法作出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透露,新消法將個人信息受到保護作為消費者的一種權益確認下來,是此次修訂的一大亮點。下一步,工商部門要把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作為“12315”投訴舉報中心單獨申訴舉報類別進行統計。 為加強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中消協上午也建議:有關部門應針對信息消費建立部門規章(制度規范),為信息消費安全保駕護航;信息服務供應商應加強自身誠信,這是保障消費者安心消費的前提;另外,就以互聯網為媒介的信息消費而言,在線免費軟件、信息免費下載使用,對信息安全的影響值得注意,消費者應自覺樹立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記者 楊濱 ) |
相關閱讀:
- [ 12-17]手機信息安全無縫保障!酷派大觀4酷管家全面解析
- [ 12-12]要人身安全,也要信息安全
- [ 12-07]楊潔篪提出加強金磚國家網絡信息安全合作
- [ 11-26]棱鏡門折射信息安全 銀行業謀求設備國產化
- [ 11-15]全會決定: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 確保信息安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