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遭到泄漏的毒快遞致1死7傷的事件引人關注,很多人在嘆息、驚恐之余不禁要追問,為何快遞公司在收寄前不檢查。記者從中國快遞協會了解到,快遞公司沒有收寄有毒化學物品的資質,而收寄驗視的走過場導致了這場悲劇。 圓通速遞官微致歉 昨天,圓通速遞就“奪命快遞”事件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致歉稱,不會回避責任,但鑒于寄件方在寄件時并未如實告知所寄物品的性質及恰當的處置方法,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山東東營居民劉興亮近日收到網購的一雙鞋子幾小時后出現了嘔吐、腹痛等癥狀,后因搶救無效死亡。據悉,其死于有毒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中毒。山東省郵政管理局通報了此事件的相關情況:“奪命快遞”由武漢發往濰坊,在卸載中造成了化學品泄漏,有8人因此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其中東營大王鎮居民劉興亮因吸入氟乙酸甲酯而中毒死亡,收寄快件的當地快遞公司由于收寄驗視不規范,將被依法吊銷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如何確保網購快遞安全? 為何有毒快遞會混入普通物品之中?今后網購后接收快遞會不會存在同樣的風險?這是毒快遞事件發生后很多人的擔心。中國快遞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惠德昨天告訴記者,這個事件過程比較復雜,首先是寄件人存在故意隱瞞物品性質,此外快遞公司在收件過程中并沒有認真檢視收寄物品。按照國家規定,郵政渠道和快遞渠道不能收寄有毒化學物品,快遞公司也根本不具備收寄有毒化學物品的資質。這個事件也反映出,一些快遞企業存在管理疏漏,收件檢視走過場。為避免今后類似事件發生,快遞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并執行郵件收寄驗視制度。用戶拒絕驗視的,郵政企業不予收寄。快遞企業也應該在每個收寄網點配備儀器。用儀器檢測郵寄物品代替人工開拆驗視,減少危害公共安全隱患。 拉客戶:驗視制度形同虛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規定,郵政企業、快遞企業不建立或者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不過,記者了解到,實際執行中,由于成本因素和快遞趕時間,現實中快遞公司等郵政企業疏于郵件收寄制度比較常見,一些寄件人出于個人隱私,不愿意讓快遞員查驗物品。同時,一些快遞員因為趕時間或希望爭取客戶,也存在不檢視物品的現象。 本報記者 傅洋 J004 鏈接 圓通被指運過3次有毒化學品 據央視新聞報道,這是涉事化工廠第三次通過圓通快遞氟乙酸甲酯樣品。 圓通公司的聲明中稱,有毒快件交寄時,攬件快遞員曾按照公司制度進行了驗視,“快遞員的化學知識有限,對化學品識別能力不夠,而且也沒有檢驗設備,當時發件的化工廠稱無毒無害,就攬件發出了。”一位圓通方面工作人員說。 據央視報道,寄件單位為湖北荊門市熊興化工有限公司,此次快遞氟乙酸甲酯樣品約25公斤,該公司稱這是他們第三次通過圓通快遞樣品,之前詢問其他快遞公司均被拒。目前,相關工廠已經停業整頓,相關負責人被警方控制。 之前據湖北省郵政管理局通報,攬收有毒快件的圓通速遞當地加盟網點—沙洋運通物流有限公司收寄點因為收寄驗視不規范將被吊銷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對于涉事的濰坊加盟點—濰坊捷順通快遞有限公司在責任事故發生后的遲報行為,山東省郵政管理部門也作出了經濟處罰兩萬八千元,并在全省通報批評的決定。 據央視報道,圓通速遞公司總裁相峰表示,將尊重郵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配合警方調查,對本次涉事的濰坊加盟點,決定采取清理出加盟網絡的處罰。 |
相關閱讀:
- [ 06-24]深圳公布新型郵寄毒品案件 利用市民代收藏毒快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