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韶關12月22日電 (李凌張柳青)當網購融入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由此衍生的問題也越來越不容忽視。廣東韶關市的孫女士近日在網上幫朋友選購了一條裙子,不料收貨后卻發現貨不對板,于是憤怒地給了賣家一個中評。不料,隨之而來的卻是噩夢般的騷擾——孫女士接到了不明身份人士用類似于“呼死你”軟件撥出的逾3000個騷擾電話。 孫女士告訴記者,由于裙子實物與網店的描述不符,于是與賣家商量要求退貨。賣家說,退貨需要孫女士自行承擔運費。孫女士對此不予認同:“這件裙子本就包郵,且商家承諾7天內無理由退換貨,不應該由自己承擔退貨的郵寄費。商家從此以后就不再回復我了。” 記者在該網店看到,孫女士購買的該件裙子賣家確實承諾“七天無理由退換”:“在簽收貨物后7天內,在不影響2次銷售的前提下,都可以申請無理由的退換貨。” 孫女士郁悶不已,于是按照自己的網絡交易習慣給了這名商家一個“中評”:“衣服和描述的不相符,下擺偏大……” 沒想到一個最正常的交易評價,卻為她帶來無盡的煩惱。在孫女士給“中評”幾天后,一名男子打電話與孫女士溝通,要求其更改中評。孫女士不答應,該男子便破口大罵,隨即掛斷電話。 接踵而來的,是孫女士的手機遭到一個顯示為“私人號碼”的電話每隔2-3秒便打進一次,響兩聲便掛斷。如此反復,以致于孫女士的手機一直處于被呼叫狀態,無法使用。 孫女士核算了一下,協商失敗后的2天內,她接到的騷擾電話至少有3000個。 據熟悉網絡通訊的一名資深IT人士介紹,孫女士可能是受到了一款類似于“呼死你”的軟件騷擾。據了解,這一類型的軟件是利用通訊費用低廉的網絡電話作為呼叫平臺,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號碼,設置連續呼叫任何一部、任何區域的固定電話及手機號碼。” 記者隨后用自己的手機拔通了孫女士投訴的網絡賣家的電話。一名女子在電話那頭辯解道:“我們都是有素質的人,不會干這種事。我們從來沒有惡意去騷擾過給我們中評和差評的買家。” 記者在百度搜索輸入“網購中差評”的關鍵字,映入眼簾的是各種消費者被商家侵權的新聞,除了最常見的電話或短信騷擾外,還有將買家個人信息惡意發布在黃色網站或是利用買家姓名傳播不良信息的行為,更有甚者,竟將“壽衣”或是糞便寄給買家,恐嚇其更改評價。 當然,有的店主會采取較為溫和的手段,會以電話、短信等方式與顧客溝通,并提出現金補償、贈送優惠券、退還郵費等優惠條件。 針對賣家電話、短信轟炸騷擾買家的行為,網絡技術專業人士表示,現在智能手機功能強大,可在手機上下載“白名單”或者“電話、短信智能攔截”等軟件對騷擾電話及短信進行攔截。 記者咨詢了山外山律師事務所主任歐陽楚平律師,他認為消費者給“中差評”就采取不法手段騷擾、報復買家,這樣的行為顯然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屬于《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五)項“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這種情形,可以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完) |
相關閱讀:
- [ 12-20]山東現“奪命快遞” 市民網購鞋子致1死7人中毒
- [ 12-19]網購大衣一個多月沒到貨 電話投訴反被騙走2800元
- [ 12-17]重慶人網購生活揭秘:西政漢子一年買2.4萬個剃須刀
- [ 12-14]女子網購豐胸產品掉進“連環套” 被騙19萬余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