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新國家安保戰略旨在削弱戰后和平主義
2013-12-19 20:53?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12月17日,日本安倍政權通過了未來10年作為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基礎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同時通過了支撐該戰略的《防衛大綱》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日本《朝日新聞》英文網站18日撰文稱,安倍政府的舉動是為了實現三個目的,以下是文章節選: 削弱日本憲法第九條 一方面,《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通過體現了日本無意再安排任何旨在穩定日中關系的外交策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以“積極的和平主義”為基本理念,通過削弱日本憲法第九條,以達到擴大日本軍方角色的目的。 另一方面,《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也表明日本戰后執行的“和平主義”政策從本質上而言是被動的,并非自愿。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成為日本戰后安保政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安倍政府借所謂的“積極的和平主義”為日本在海外行使集體自衛權鋪路,如此一來,日本戰后奉行的“和平主義”將分崩離析。 拓展日本軍力 提到“武器出口三原則”時,《新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指出,日本政府將“制定明確的原則……適應新的安全環境”。這一點令人擔憂,因為日本戰后正是根據“三原則”,通過非軍事手段建立了和平,才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信任。 如今,安倍政府提出的可以允許自衛隊攻打敵國的導彈基地這一倡議讓日本周邊國家和美國感到驚慌, 顯而易見,日本周邊安全環境十分嚴峻。隨著美國影響力的下降,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領土爭端以及朝鮮核問題充滿了不確定性。 安倍政府看似這么想:日本與中國、朝鮮的問題可能不會引發戰爭,但是為事態的意外發展做好擴展軍力和建立地區實力均衡的準備是必要的。 贏得國際共鳴 日本采取的任何黷武舉動都將被鄰國解讀為一種敵對的信號,一旦日本陷入“國家安全困境”,將帶來亞洲地區的軍事競賽。日本的軍事擴張可能會引發惡性循環,地區就會失去穩定。 為了遏制中國的軍力發展,日本必須通過靈巧的外交舉動贏得國際輿論。妥善處理與歷史和領土相關的問題十分重要,但新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并未提出任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相反,新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呼吁培養日本民眾的愛國熱情,這很可能會出現過度的愛國主義教育。 日本政客經常因為講話體現重拾戰前價值觀而遭到國際社會的批評,類似的言論傷害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外交地位。日本如何界定“和平主義”,如何以贏得國際社會共鳴的方式去執行“和平主義”恰恰是日本政府應該解釋清楚的一件事。 |
相關閱讀:
- [ 12-17]日媒:日本政府加強保守色彩將引發國內外更多擔憂
- [ 12-17]日媒:日本應預防“中美分治太平洋”
- [ 12-16]日媒:日本欲聯合東盟“包圍”中國并非易事
- [ 12-12]日媒:日本將允許航空公司向中國遞交飛行計劃書
- [ 12-08]日媒:日本新保密法或將導致權力膨脹及信息管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