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新型糧食安全戰略 既保"飯碗"也保"質量"
2013-12-14 07:25: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丁棟)13日在北京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務,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專家指出,新型糧食安全戰略確立了“口糧安全”和“質量安全”兩個重點,強調保障口糧“絕對安全”,要把飯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同時更加注重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 糧食安全一直為中國官方高度重視,這是由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作為最基礎的商品,糧食對宏觀經濟穩定有著重要影響,口糧供給、糧價即使輕微波動,都將沖擊整個宏觀經濟。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后首次離京調研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中國官方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6億噸,較2012年增幅2.1%,實現第10年連續增長。不過,在糧食進口不斷增加、自給率降低的背景下,也需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據統計,當前中國三大主糧去年凈進口總數1900萬噸左右,今年前七月已達1143.9萬噸。不僅如此,中國還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為全球最大小麥進口國。 “糧食安全戰略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近日表示,農為邦本,食為政首。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稱為當今世界的三大經濟安全。中國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進程中,與時俱進地樹立新型國家糧食安全觀,構建高效、開放、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十分關鍵。 對于今天會議提出的“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社科院農業專家李國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中,中國新型糧食安全戰略強調“以我為主、立足國內”,同時對其他糧食作物“適度進口”,國際市場對國內糧食供應起到輔助調節作用,就是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且飯碗“主要裝自己產的糧食”。 與此同時,會議提出,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專家孫世芳指出,中國社會日益關注農產品安全問題,食品不僅要注重產量、更要注重品質和安全,如何“吃得好”、“吃得安全”,成為新型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內涵。在資源和環境制約下,必須走更科學、更生態、更可持續的糧食發展方式,以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完) |
相關閱讀:
- [ 12-13]中國確定明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 糧食安全居首
- [ 10-30]金磚國家農業部長共商糧食安全 簽署聯合聲明
- [ 10-29]金磚國家共議“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不利影響”
- [ 09-11]福建構現代農業水稻產業技術體系 保糧食安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