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輛二手車,辦理按揭時貸款35萬元。可經過二手車商和擔保公司的一番倒騰,車主最終的貸款額卻成了36.9萬元。最近,杭州人童先生遭遇了這樣的一場騙局。幸好,細心的他,及時將騙局識破。本周一,童先生給“汽車路路通”打電話揭黑來了。“以后貸款買車,一定要小心!” 貸款額搖身一變 多了1.9萬元 今年7月份,童先生花了55萬元,購買了一輛二手保時捷卡宴。買車時,他選擇了按揭付款,20萬元首付,其余35萬元為貸款。當天,童先生與車商簽訂了按揭購車合同,隨后他從車商那里拿到了一張信用卡。車商告訴童先生,按揭購車的還款,以后就每個月往這張卡里打。 按照車商的說法,35萬元的貸款分3年(36個月)還清,每個月須還款約1.1萬元。就這樣,童先生開始按月往卡里打錢,直到11月底,童先生決定提前還款。在銀行辦理提前還款手續時,一個偶然的舉動,讓他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在銀行給我的清單上,我瞥了一眼,發現我的貸款總額為36.918萬元??晌颐髅饔浀?,買車時貸款的總數,只有35萬元!”童先生一下懵了:平白無故多貸款了1.9萬! 幾番交涉 車商心虛了 在發現貓膩的當天,童先生就找到了當時買車的那家二手車商??绍嚿桃粏柸恢骸拔也磺宄?!這你得問擔保公司。”在擔保公司,負責人也揣著明白裝糊涂?!斑@1.9萬元,是你貸款買車的手續費,我們幫你代收了!”他的這句話,被童先生當場戳穿:“手續費我買車的時候不是付了嗎,3000元,還是現金!” 這下擔保公司的負責人語塞了。他先是支支吾吾,后來開始賠笑。“哥,我們也沒想到你會提前還款!”這下,童先生勃然大怒,他要求擔保公司退還多收的1.9萬元??蓪Ψ揭膊皇鞘∮偷臒?,開始耍無賴。“一開始威脅說,讓我去法院告,他們不怕;后來看我動真格了,又向我訴苦,說1.9萬元里面,有不少是二手車商的好處費,已經給出去了,不能退?!睅追讳h,最后這家擔保公司總算答應,退給童先生1萬元。 “本來不想這樣輕易饒了他們??晌覍嵲谝膊幌胝垓v,算了吧。”童先生答應了對方的請求。不過,他還是給“汽車路路通”打來了電話?!斑@種騙局,他們肯定不是第一次用了。我運氣好,發現了。貸款買車,大家一定要小心!” 貸少還多 騙局這樣上演 雖然童先生挽回了部分損失,但他也有搞不明白的地方:“當初我明明貸了35萬元,可到還款的時候,為什么貸款額卻成了36.9萬元了呢?”就這個問題,記者咨詢了一位杭州二手車界資深人士。沒想到,他的回答讓人震驚:貸款買車,這樣“貸少還多”的騙局,真不少見!無良車商們,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騙局的呢? 以童先生為例,貸款買車的時候,他面對的是兩撥人。第一撥是賣給他車的二手車商,第二撥是為車輛進行按揭擔保的擔保公司。一旦車主按揭買車,擔保公司一般由車商指定,這就給了無良商家相互串通的機會。首先,擔保公司以按揭代辦的名義,幫潘先生找銀行貸款??墒牵谏暾堎J款額時,擔保公司并沒有按實際的35萬元申請,而是虛報成了36.9萬元。而在童先生簽訂按揭購車合同時,實際貸款額并沒有出現在合同中,而是被籠統地寫成了“按月還款”。 最后,商家拿到的錢為36.9萬元,童先生以為自己只貸了35萬元,卻在按照36.9萬元的基數老老實實還款。多貸出來的1.9萬元,實際上被賣車的商家和擔保公司瓜分了。 記者也替童先生算了一筆賬。目前杭州二手車貸三年期的年利率為5%左右。童先生貸款了35萬元,分36個月還,他每月的還款額應為10489元。可如果貸款額被虛報成了36.9萬元,同樣分36個月還,每月還款額就成了11059元了。這樣,童先生每月要多還600元左右。如果他老老實實按月還清,就得多付2.16萬元左右,著實虧大了。 “無良商家之所以敢這樣干,是因為他們料定,車主不會仔細計算每月還款額。大家通常覺得錢通過銀行,肯定不會有錯,誰知被人鉆了空子,多給了錢,還幫人還利息?!边@位二手車界資深人士指出,這樣的騙局,目前并不少見?!安粌H二手車,連買新車,也有4S店與擔保公司串通騙錢的例子。”(本報記者 趙路) |
相關閱讀:
- [ 12-05]買二手車替人補交8年通行費 法院判定由原車主支付
- [ 11-30]“一站式”服務啟動 二手車買賣場內辦理半天完成
- [ 11-29]要出廈門島才發現欠費7年 二手車買主起訴賣主
- [ 11-29]二手車過戶 “一站式”搞定
- [ 11-29]要出廈門島才發現欠費7年 二手車買主起訴賣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