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解讀中組部讓GDP走下神壇新規:非完全摒棄
2013-12-11 07:21? 王山山?來源:CCTV《新聞1+1》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聞1+1》2013年12月10日完成臺本 ——中國:讓GDP走下神壇! (節目導視) 解說: 從今年起GDP及增長率不再作為評價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 播音員: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 解說: 從今天起,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將被追責。 聲音來源: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竹立家: 一些地方認為,GDP如果搞好了,對升遷都是有好處的。 解說: 新考核能否贏得新發展? 聲音來源:江西省宜豐縣縣委書記 鄧偉: 如果生態保護好了,對于環境的可持續都是非常有利的。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GDP考核,一個時代的結束。 評論員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為了純潔中國的語言呢,曾經有一個規定一直在沿用,讓新聞傳播當中很多英文詞就不要再用了,包括NBA這樣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這種都已經變成了在新聞當中叫美職聯。但是非常有趣的是當這樣的英文詞已經幾乎越來越少的時候,有一個英文詞卻讓中國人及其熟悉,而且根深蒂固那就是GDP。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改革34年就是一個GDP這個洋詞我們從不知道到知道,逐漸讓它走向神壇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很多官員的考評都要以GDP為唯一的標準。但是從昨天開始GDP要在中國走下神壇了,因為中組部出臺了一個新的黨政干部的考核新標準,GDP已經不再是考核干部的唯一標準了,那接下來要考什么呢?來,今天我們就來關注一下,中國:讓GDP走下了神壇! 播音員: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不能簡單的把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作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據。 解說: 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不能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不能單純用GDP來衡量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績和考核等次,不要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線進行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四不”都明確將重點指向了GDP考核。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竹立家: GDP上去了以后,我的升值就有保障了,或者說就有希望了。因此比如說有一些污染項目大拆大建,把政府投資的方向主要放在經濟建設方面。 解說: 干部考核發生重大變化,唯GDP論將退出歷史舞臺,這應該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化。 竹立家: 改革開放初期是處于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說就是我們對干部的認定,比如說這個人是不是能干,主要還是以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間所取得的作用來評定的,以后也逐漸成為一種習慣了,逐漸大家接受這一事實。 解說: 從改革開放至今,持續了30多年的GDP考核,曾經給中國帶來巨大變化,但帶來的問題也日趨嚴重,特別是各地區之間展開GDP搶位競賽,一些地方甚至還上演了政治造假。 竹立家: 因為主要是GDP為標準,因此有一些地方,從縣市到省都認為如果GDP搞好了,對升遷都是有好處的,因此GDP沖動,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而GDP沖動屬于官員個人的利益,會和地方利益緊密相連的。 解說: 事實上以GDP作為衡量官員政績的標準,近年來也在逐步淡化。2006年7月中組部出臺文件提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聯系本地實際貫徹落實的能力。2007年中共十七大再次重申,要完善干部評價體系,以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2009年中央政治局和中組部先后出臺有關文件,既注重考核經濟建設情況,又注重考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今年6月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指出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竹立家: 十七大以后,包括政府,輿論都在反思,因為中國現在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巨大豐富,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對一個地方的評價,特別是對一個干部的政績的評價就必須采取一些綜合性的指標,不光要以GDP為標準,還有像民生、像環保、像教育、像醫療、像社保、像社會秩序和安全等等。 白巖松: 必須承認在中國GDP走向神壇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我們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窮的是叮當響,當時大家都會認為,只要GDP上去了,只要物質水準提高了,我們還不得幸福死啊。如果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那簡直就是共產主義,就像范偉曾經說過什么叫幸福,就是餓急了看見前面人手里有個包子,我如果能把他包子搶下來,我吃了,我就幸福死了,因此在那個時候就會認為物質的快速發展就是我們最終的幸福直接劃成了等號。但是在這30年的過程當中,我們逐漸的確在GDP的高速增長過程中,我們的數據越來越漂亮,但是天不那么藍了,空氣不那么新鮮了,食品不那么安全了,人心有點亂了。這個時候大家在吃飽了之后,終于可以靜下心來仔細的去思考,不能光把物質直接等同于幸福。所以今天我注意到這個規定一出來,有很多的網友都在那抨擊很多地方的領導,我覺得不公平,絕不是地方的領導一味只抓GDP,而是投其所好,這個投其所好不是說投哪個領導干部,或者是他的上級領導,而是投這個時代發展的所好。中國的改革頭20多年不追求GDP行嗎?但是現在光追求GDP顯然不行,所以這個規定來得非常是時候,希望它是中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拐點。針對這一點,馬上我們要連線一位專家,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的院長遲福林,遲院長您好。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遲福林: 您好,巖松。 白巖松: 好幾年的時候里頭,你都和很多學者一樣期待GDP不再成為考評干部的一個唯一的最重要的這種指標。這回這標準新下了,我首先想知道,您的感受怎么樣?它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遲福林: 我很高興這個三中全會決定剛提出不到一個月,中組部就出臺了這個考核的一個通知,這個因為這個從2003SARS以及以后,我們就看出一個問題,中國這個重經濟增長輕社會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這個發展的后果,所以那個時候提出了經濟建設性政府向公共服務性政府的轉型,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但是我們受兩個制約,一個財稅體制,一個干部考核機制。應該說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想解決我們以GDP為主要目標的這種增長方式是很困難的,所以有了這么一個意見,我想這是一個不僅是干部考核機制的一個辦法,同時它會推動相關的改革,會推動社會進步,也會明顯改善民生。 白巖松: 遲院長但是我們也要有一種歷史觀,并不是說我說過去20多年好像追究GDP都錯了,顯然不是都錯了,但是到了要改變的結點了,那我們現在可能格外關心的是,在當下出臺了這樣一個考評標準之后,能為我們期待的這種東西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遲福林: 你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我們現在要改變唯GDP,不是GDP不重要,我們防止的是把GDP增長同發展劃等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在防止這種這個片面性,不要說我們過去單純的追求GDP,現在我們不要GDP了,我想不是這樣的,GDP應該是發展的基礎,一個重要的指標。問題在于今天的我們我想可能更重要的,巖松我想第一,我們要注重發展理念的變化,因為這個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起來了,我們的這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矛盾問題突出了,這個理念的變化是最重要。第二,要注重改革,我想我們現在干部考核機制涉及到一系列的干部選拔等相關制度的改革。第三,注重科學規范,我們要建立一個規范可考核的指標體系,不要一邊倒,過去GDP是唯一,現在連GDP也不要了,恐要要防止這種傾向。 白巖松: 好,接下來一會我們會繼續探討,尤其可能一會要特別的向您請教。干部干部,過去大家就會覺得,只要干唄,然后GDP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但是這回GDP不能作為唯一的標準了,干部該怎么干?好了,我們接下來首先關注這個話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在這30多年里頭,GDP為我們生活的改善和國家的地位腰桿硬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但是它也帶來了無數的后遺癥。 解說: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河北多地再一次困于霧霾天氣,這是航拍鏡頭下的石家莊。 播音員: 記者就住在這個區域,早上八點站在自家窗戶,根本望不到距離只有30米的鄰居家窗戶。 解說: 河北霧霾重災區,根據環保部公布的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在前10個月的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中,全國十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超半數都來自河北。 農民: 呼吸要是平常肯定是要臟點唄還是,還有就是這個地里頭你要走一圈,渾身都是黑的。 村民: 污染勁兒大著呢,那沒法兒。 記者: 臟不臟,平時。 村民: 咋不臟呢。 解說: 百姓呼吸得空氣差了,給河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9月27日,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全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動員大會上說:“習近平總書記幾次問到這個問題,我和慶偉同志及各位常委都有一種臉紅、出汗、坐不住的感覺,這頂帽子壓得我們抬不起頭來,也壓得河北抬不起頭來,而頻發的霧霾與河北鋼鐵大省的稱號也不無關系。”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辦公室主任 陳新良: 從200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連續12年,成為全國第一產鋼大省,去年,2012年,產量接近1.8億噸,占到全國鋼產量的24.6%,基本上快接近四分之一。 解說: 鋼鐵產量12年蟬聯全國榜首,而全省GDP總量從2001年到2011年也穩居全國前六,這樣的數據放在以前,應該是一個漂亮的成績單,然而鋼鐵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讓這一份成績單也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在9月27日的治污動員大會上,河北省省長張慶偉明確提出了,下一步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總體目標,具體到鋼鐵產業和煤炭消費兩大污染源,他明確提出到2017年全省煤炭銷費量在2012年基礎上要凈削減4000萬噸,鋼鐵產能壓減6000萬噸。除此河北省也發布了削減煤炭消費及壓減鋼鐵等產能任務分解的方案,做出了量化的規定,一系列的動作其力度可見一般,而這也讓媒體把河北的自我修正稱為是斷腕式的治理。在本月剛剛出版的一份雜志中就以河北“斷腕”治霾作為了封面報道,其中寫到在河北大氣污染防控已經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山山: 市民當然非常歡迎,河北省及各地區政府領導決心很大,他們表示寧可犧牲GDP,也要抓好行動方案的落實,但是他們也坦承這會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壓力。 白巖松: 那么不拿GDP當做考評干部的唯一的最重要的標準了,那接下來要拿什么去考評他們呢?我們去觀察黨的報道,包括一些領導人講話,會發現這五個字非常重要,而且是有排序的。是德、能、勤、績、廉。“德”就是品德了,你的道德水準怎么樣。“能”當然就是能力了。“勤”指的就是勤政。“績”這是業績,但是業績可不光是一個GDP,也包括社會穩定,老百姓的幸福感,綜合指標,環境等等很多因素。最后是“廉”,如果你要是伸手就必被捉。但是我也在思考,我們可以拿德、能、勤、績、廉去考核他,但是我們如何去完成這種考核呢?誰來去進行考核呢?我覺得一個是黨委,還有政府毫無疑問,但是接下來很重要的是百姓同時必須還要加上一個歷史,如果沒有一定的歷史觀,眼前效益還會有問題,而在這百姓的后面顯然應該加上人大和政協,這樣的話才能更好的形成對他德、能、勤、績、廉這樣的一個考核。當然這只是剛剛開始,接下來馬上也要請教我們專家,繼續請教遲福林遲院長,遲院長您好。 遲福林: 您好。 白巖松: 其實剛才那問題已經留給您了,就是干部干部,過去一心為GDP干,今后好像不能只為GDP干了,很多干部我相信今天也會在思考,那我今后將如何干? 遲福林: 因為我們一定要從中國的現實情況出發,我們確實面臨著增長中的幸福和增長中的痛苦的矛盾挑戰,所以我們一定說不是不要GDP,問題是我們要什么樣的GDP,所以我想最終要的可能我們不能,第一,我們不能把增長和發展劃等號,要追求全面的發展。第二,一定要適應老百姓公共需求的變化來調整我們的發展的結果。比如說現在大家的消費,需求開始釋放消費結果升級,那么食品安全這些事情不改,那么你的消費釋放是受到壓抑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適應老百姓公共需求。你像環境,20年前環境不是大家的基本需求,但是今天環境是老百姓的最基本的、而且最迫切的公共需求,所以這個時候政府怎么改,要把自己的著力點放在公共服務上。更何況我們今天,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你政府環境的改善,民生的改善,社會的保障等等這一切是要政府來做,所以我想可能全面的考,你剛才說歷史的考,更重要是要老百姓來考。 白巖松: 那遲院長今后當官是不是變得更難了,為什么呢?我突然發現這就相當于走一個平衡木,如果你只是快不行,必須還要好,你只是有效率不行,還要有公平。但是光有公平失去了效力也不行,你如果光有GDP不行,沒有GDP的話也不行,然后環境一點沒污染,但是GDP也沒發展,恐怕老百姓也不會滿意,但是GDP很高,環境污染了也不行,這個平衡木是很難走的。 遲福林: 是的,那么所以說這個干部就是解決困難的,就是解決矛盾的,否則要干部做什么呢?干部他不是一個單純的代表,他是一個服務的一個負責體,所以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我想我們一定要有三條東西很重要,一條就是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主要職責是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公共服務環境,這是第一條,十分十分重要。第二,在這個公共服務當中強調民生的權重,一定把民生改善民生,促進社會進步,提高人民福祉作為你自己的重要的職責。第三,就是更重要的那你就是在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就在改革上要下功夫,我們政府在這樣一個時機,老百姓是創造環境的主體,企業是主體,你現在如果制度問題不解決,換一屆領導,換一個領導很多就變了,那么我們現在制度的建設需要靠改革,改革的突破是最重要的。 白巖松: 好,接下來最后我們當然要去關注了,誰來考評他們?黨委?政府? 但是如何把百姓以及歷史這樣的因素都作為一個重要的,他的監督對象,這雙眼睛始終能夠看到他,這也是我們格外關注的東西。 解說: 宜豐是江西省著名的生態縣,其活力竹蓄積量位居江西省第一,全國第二,作為一個以生態、農業和旅游見長的區縣,如果一味強調GDP,就會嚴重錯位。 江西省宜豐縣縣委書記 鄧偉: 我們這邊原來交通不太方便,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一點,尤其工業這一塊的項目也比較少,如果光考核GDP的話,那我們的主要精力可能就要轉到發展與當地的生態,環保不太協調的一些項目上。 解說: 今年江西省政府出臺全省市縣新考核體系,讓宜豐的干部卸下了重重的壓力。 鄧偉: 當地的黨委政府工作,不(用)以GDP論英雄,(可以)更加注重生態、環保、民生、社會的和諧穩定這些內容。 解說: 江西省出臺的這一全省市縣新考核體系,就是2013年度市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實施意見,這一意見摒棄了以往市縣考核唯GDP論的舊模式,建立了多維角度,因地制宜的新考核標準。 鄧偉: 如果需要你保護生態的,你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態和環境上來,有些地方適合于工業發展的,那么你的主要精力怎么樣來發展好工業,這樣的話就會把自己的一些長處可以更好的發揮出來,可以揚長避短。 解說: 為何要出臺這一意見?江西省政府也基于了解答。 江西省發改委規劃處處長 彭峰: 我們江西編了一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我們市縣考核,就按照這個規劃來,不同類型給它不同考核權重,以前就是不管它是農業地區也好,生態地區也好,還是適宜工業化、城鎮化地區,它是要按照它這個GDP,按照財政收入要打分的。 解說: 在彭峰看來,這政績考核的指揮棒一轉,應該可以讓過去很多被GDP所累的市縣和官員贏得新的發展機遇。 彭峰: 如果我是一個風景名勝區,你一定要去搞工業,一定要去搞城鎮化,我搞不起來,政府官員也很費勁,那么當地老百姓也沒帶來實在的好處,這種生態地區,我把它生態產品的提供也作為一種政績,那整個的觀念就不一樣了。 白巖松: 剛才我們說了,不拿GDP去考核官員了,但是如何綜合的去考核官員呢,需要黨和政府尤其百姓以及歷史,這個背后包括人大政協所起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個困惑擺在這里,這些年我們發現中國在異地任職方面流動性變得非常強,很少有一個官員在一個地方說一干十年,有的時候五年都難,那如何讓它擁有一種歷史觀呢?我們也看到昨天的中組部的規定當中也明確有強化離任責任審計,盲目舉債也就是說你借了一屁股債,留下一攤子爛賬的要記錄在岸,已經離任的也要追究責任,還包括你破壞了環境,還有決策錯誤等等等等。這個問題也要請教遲福林,遲院長。遲院長您好。 遲福林: 您好。 白巖松: 剛才我說了,我內心也有這種困惑,其實好多的媒體人恐怕也有這個困惑,現在我們的官員在一個地方任職,往往是異地的,而且任期也都比以前似乎顯得更短了,那如何讓他有歷史觀呢?在這個過程中怎么去發揮人大政協,也就說變動的官員,但是不變的人大政協保有一種歷史的這種監督性。 遲福林: 這個問題是最重要的,這就是靠什么?要考核。那么第一,我們規劃要有剛性約束,規劃要上升為法律,我們常常一個主要領導變了,這個整個規劃就變了,這是第一。第二,剛才你說的要靠自主,靠制度制約,人大政協正是我們自主制約的一個主要組織形式。第三,那就靠我們還要有相關的,比如說你剛才說到的責任追究制度,你不能人走了,一拍屁股就了了,要對這個地區長遠負責。 白巖松: 好,非常感謝遲院長帶給我們的解讀。其實我想大家都是在極大的熱情關注著中組部出臺的這個新考評規定。GDP的崇拜已經很久了,在中國的神壇上也待了很長的時間了。當然我們尊重之前它給中國發揮的重要作用,今后恐怕也不能忽略GDP,為什么呢?只有GDP保持合理的發展,我們才有更硬的腰桿和能力去讓GDP走下神壇,這似乎是個矛盾,但一點都不矛盾。最后拿什么做結語呢?剛才路過長安街的時候,突然想到為人民服務,是中國所有的官員最重要的一個考評指標,但是很長的GDP崇拜讓大家誤解為官員是要為人民幣服務了,現在我們重現要回到正軌上,每一個官員都要思考,如何去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呢?人民服務可就包含的含義多了,好的空氣,干凈的水,以及食品等等,尤其是幸福。 |
相關閱讀:
- [ 12-10]中組部:政績考核不以GDP論英雄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 [ 12-10]中組部:不再以GDP論英雄 亂舉債地方領導將被追責
- [ 12-10]中組部: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已離任也要追責
- [ 12-10]中組部:注意識別和制止“政績工程”
- [ 12-10]中組部:選人用人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