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實現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數量質量的統一
2013-12-10 18:0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黃曉夏 |
分享到:
|
二、 保證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含金量” 相對于取消與下放數量,行政相對人、社會各界更關心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質量”,即人們常說的“含金量”。前三輪取消和下放,基本上保證了數量與質量的統一。 如下列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含金量”較高:企業投資擴建民用機場項目核準、企業投資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煤炭經營企業審批等。 下列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含金量”較高:企業投資在非主要河流上建設的水電站項目核準、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審批、城鎮土地稅困難減免審批、會計事務所設立審批、執業獸醫資格認定等。 當前,社會各界普遍要求更多地取消與下放“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事項。評價一個項目是不是“含金量高”,最終應由利益相關者說了算。但從學術上推理,凡是符合下列標準的都屬于“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取消、下放項目: 一是,停止政府的微觀經濟干預,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釋放了企業活力與創造力。 二是,創造了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的空間,激發了社會組織活力。 三是,政府部門從微觀事務中解放出來,從事前審批真正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健全了部門職責體系,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 四是,各級政府行政審批權配置更加科學。 經過前三批行政審批項目的取消與下放,隨著簡政放權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程的深入,必須要啃的“硬骨頭”勢必增多,遇到的阻力勢必進一步加大,各方分歧勢必會進一步加深。因此,應凝聚改革合力,弱化改革阻力,既要保證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的數量,又要提高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的質量,真正為企業松綁,釋放經濟社會活力。 三、 下一步推進改革建議 第一、摸清現有行政審批事項底數,增加推進審批制度改革透明度。中編辦基本摸清了現有行政審批事項底數。為有效防止部門邊減邊增、明放暗不放、明減暗增、抓住“含金量”高的、取消“含金量”低的,應該徹底摸清現有行政審批事項底數,保證行政審批事項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規范性。做到將核實后的本屆政府以來行政審批事項及已經取消和下放的審批事項,一并在部門網站和中央編辦網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要充分運用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三種基本力量。 首先,要確保政治與法治的推動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直接推動,是保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的首要前提。全國人大及時修改相關法律,是確保科學審批與依法審批相統一的法治保障。 其次,要善于利用互動的力量,一是部門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充分釋放企業對取消行政審批事項的內在驅動力;二是部門與社會組織與公民之間的互動,創造條件,保障人民群眾“說得上話、插得上手”。三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互動,通過發送審批項目取消和下放進度表,在部門之間形成競爭比較、相互促進的機制;四是部門與學術界的互動,以學術的理性弱化部門利益的剛性。五是國務院部門與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之間的互動,保持權力與責任的平衡。 最后,要善于開發來自公務員內部的自動力量。盡管個別人因利益受損會抵制甚至反對改革,但識大體、顧大局的廣大公務員是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內生力量,他們對行政審批制度的弊端有真切的直感,他們是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后加強監管的主力軍,他們是一種推動改革不斷深化的自動自發的力量。應創設開發來自公務員內部改革力量的平臺。 中國政府網 |
相關閱讀:
- [ 11-29]海南運用特區立法權停止實施11項行政審批事項
- [ 11-23]天津市政府取消23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
- [ 11-22]2015年前泉州主城區4G網絡全覆蓋 行政審批100%網上辦理
- [ 11-20]發改委主任:中國將繼續削減行政審批和政府定價
- [ 10-21]北京行政審批事項月底還將取消一批
- [ 10-20]全國目前仍有1.8萬個行政審批事項 行政手段被指強化
- [ 10-14]國家發改委:取消行政審批防止“翻燒餅”問題
- [ 10-14]發改委:走出行政審批“一放就亂、一亂就收”怪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