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人前進的步伐之快,總是出乎意料。當國人為神舟十號圓滿成功的自豪感依舊回蕩在心田時,嫦娥三號又整裝待發了。 漫漫太空路,悠悠中國夢。公元2013年的天空,注定要給國人留下更多難忘的記憶。這一年的初夏,神舟十號兩次對接天宮一號,中國首次太空授課贏得了世界的喝彩。這一年的初冬,嫦娥三號將實施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這將是中國深空探測的又一新起點。 偉大的文明無一不起源于創新的夢想。古老中國曾經是世界最重要的創新發源地,火藥、指南針和造紙術均誕生于此。然而近代的閉關鎖國,讓中華民族遭受“堅船利炮”所帶來的苦難。今天,我們“上九天攬月”,不僅是實現對未知宇宙的探索,更是為了用先進科技托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夢想有多遠,就能飛多遠;創新力有多強,趕超的步伐就有多快。從神舟十號到嫦娥三號,中國航天事業的高歌猛進,正成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一個個耀眼的新路標。事實證明: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國才能牢牢把握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切實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中國航天的今天,更沒有中國航天的明天。航天夢,中國夢。航天事業如此,國家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3年這一年,不但是航天領域,我國其他領域的創新勢頭同樣迅猛。天河二號躍居世界超級計算機之巔;“蛟龍”下海成功突破7000米;浙江大學研制出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全碳氣凝膠”,其固態材料密度僅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為國家爭奪了未來信息革命的戰略制高點…… 創新之光,照亮中國夢的前行道路。這一系列尖端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與航天領域的快速步伐一道,展示著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鏗鏘步伐,也讓國際媒體驚嘆“創新勢頭在地理上正向東方轉移”。 如今,“嫦娥”飛天在即,浩瀚太空將再次見證“中國創造”的力量。 我們期待著——此次嫦娥三號奔月之旅平安、順利! 我們更期待著——在探索月球未知的進程中,中華民族能夠為全人類和平開發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柳 剛 張曉祺王天益) |
相關閱讀:
- [ 12-01]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嫦娥三號“落月”有精準測控保障
- [ 12-01]嫦娥再飛天闖“七道坎”
- [ 12-01]嫦娥三號為何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 12-01]火箭女總師:嫦娥三號坐在火箭上可靠舒適安全
- [ 12-01]歐陽自遠:“嫦娥三號”技術難點之一是著陸器如何過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