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元、蒙牛宣布下月提價之后,光明乳業也宣布了漲價計劃,包括大部分牛奶、酸奶產品,入戶奶、超市等也在漲價渠道行列。 國產品牌奶企此輪液態奶漲價幅度普遍達8%-10%,企業方面對此解釋稱,漲價的主因是“奶荒”導致成本高企,奶業專家則認為,“奶荒”造成的高價是人為哄搶造成的,奶荒也不是本次漲價的絕對主因,終端價格走高有著多重因素。 奶企:成本上漲是主要推手 “光明乳業的確有漲價計劃,計劃下月起在各個渠道提價。”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昨天告訴記者,包括鮮奶、酸奶、常溫奶等部分產品均在漲價產品之列,平均漲幅為8%-9%。 記者隨后從銷售渠道了解到,此次光明乳業涉及漲價的產品數量頗多,包括光明鮮牛奶、益生菌風味酸奶、健能果粒優酪乳、優倍高品質鮮奶、暢優優酪發酵乳酸牛奶、紅棗酸奶、果粒酸奶、椰子牛乳等產品都在提價之列。如500毫升光明鮮牛奶,將從目前的7元漲至8元左右;580克光明健能AB100優酪發酵乳酸牛奶的售價將從11.7元漲至13元左右。目前不少超市已確認收到了漲價通知單。 光明并不是第一家宣布提價的國內乳企,早在11月15日,三元食品就在官網上發布部分產品價格調整公告,公告稱自12月起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加權平均漲幅為8%。蒙牛、伊利也隨后跟漲。 為何此番價格漲幅如此大,國內乳企的回答驚人地一致:“奶荒”的壓力,企業“HOLD不住”了。三元食品在公告中稱,“今年以來,原料奶收購價格同比增長幅度已經逼近50%,仍在持續上漲,而且包裝材料、人工成本等也在上漲,企業已經無法通過采取精細化管理等內部措施消化全部的上升成本”。光明方面也表示,“奶荒”造成優質的奶源減少,推高了企業進口原奶的價格。 專家:“奶荒”非絕對主因 究竟是多嚴重的“奶荒”造成了市場終端如此大面積、大幅度的提價?有專家表示,我國主要的進口奶源地新西蘭遭遇干旱天氣,奶牛產奶量下滑,加上新西蘭奶制品部分被禁,導致國內奶源緊張,乳企為了利益最大化,中低端液態奶的產量下降,導致國內部分地區缺貨。 但中國奶業協會理事、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奶荒”并沒有像企業描述的那么夸張,無論是新西蘭干旱,還是我國高溫天氣,真正受到影響的奶牛不足10%,并不存在“奶荒”之說。他推斷,新西蘭的進口奶源停止之后,進口奶粉的廠家一下子沒有銜接起來,“因為從歐美、澳洲找奶源、談判、加工、報關、檢測等,要3個月左右時間,這樣國內的奶源就較為吃緊。” 在他的手邊有一份全國29個省固定追蹤點的奶源價格情況,今年1到8月,原料奶的價格起起伏伏,平均為每公斤4.11元,9月和10月的確有所上漲,分別為4.28元/公斤和4.72元/公斤,并沒有如企業所說漲得離譜,“從整個市場情況來看,今年1到10月,國內乳企的生產總量同比沒有發生大比例增長。按照乳制品每年平均增長6%-8%來計算,減去每年奶源增長2%,缺口在5%-6%,也就是200多萬噸,而去年的進口量已經完全足夠彌補缺口了。” 王丁棉同時認為,年底大量國內乳企集體漲價,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實現年度經營利潤目標做最后沖刺,“目前宣布漲價的企業都是上市企業,如果年底這關利潤還不能拉上去,賬面上會很難看。” |
相關閱讀:
- [ 11-26]光明乳業本周日提價 專家:奶荒是提價最重要原因
- [ 11-20]“奶荒”風波未歇 福州超市脫脂純奶已斷貨多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