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誕生記
2013-11-18 20: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切中時代脈搏引領時代前進——《決定》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思路、大戰略、大舉措、大突破,是指導我國改革發展里程碑式的綱領性文獻 “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11月12日16時40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落下帷幕?!秶H歌》聲響徹人民大會堂。 世界從這激昂的歌聲中可以感到:中國共產黨人正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奮勇前進。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決定》深刻闡述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35年來的偉大成就和重要經驗,鮮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大舉措。 這是我國發展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是一篇充滿著馬克思主義光芒的歷史性文獻。 改革,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改革,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旗幟。 《決定》共16個部分、60條、300多項改革舉措,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 ——《決定》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勇氣: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從“管理”到“治理”,一字之變,這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創新。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制度和體制機制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和國家事務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效能。 ——《決定》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超智慧: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詞之別,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飛躍。這是因為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從黨的十四大以來的20多年間,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我們黨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現在,主客觀條件具備,我們應該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邁出新的步伐。 ——《決定》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必勝信心: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稕Q定》強調三個“進一步解放”,目的就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努力營造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社會生產力解放、有利于一切創新創造活力充分釋放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 ——《決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強決心: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這次會議確定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同時突出強調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之所以如此,主要考慮是,當前我國存在的問題,根本上說還是發展問題。 ——《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面對人民群眾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保證和實現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我們的制度和體制機制更加體現公平正義的原則,更加有利于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決定》闡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不竭力量: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 只有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把握和處理改革涉及的重大問題,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才能讓改革獲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證。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
相關閱讀:
- [ 11-18]將民生改革進行到底 讓人民感受更多公平
- [ 11-18]人民日報:凝聚在改革的旗幟下
- [ 11-18]安徽將試點農村土地流轉 土地制度改革成亮點
- [ 11-18]首鋼長治鋼鐵董事長:國企改革要敢于觸動利益
- [ 11-18]財稅改革三路并進全面鋪開 房產稅或明年擴大試點
- [ 11-18]全國統考減少科目尚無時間表 專家:只重形式難破困局
- [ 11-18]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一輪改革雷聲大雨點也大
- [ 11-18]美總統派特使“學習”三中全會 想了解中國“雄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