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幕 北京媒體聚焦“關鍵性會議”
www.fjnet.cn?2013-11-09 15: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9日開幕,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這次“關鍵性會議”在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的當下,引發媒體廣泛關注。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從8日開辟專欄關注三中全會,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述評”。8日刊發的述評指出,回首35年改革,中央已召開7次三中全會。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屆三中全會,每次三中全會,中央都站在歷史潮頭,果敢抉擇,科學部署,引領改革闊步前行。舉世矚目的第八個三中全會,必將樹起中國改革發展航程上的新航標。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連日陸續刊發各路記者有關“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之路”述評,論述主題包括中國“穩中求進開新局”、“以堅定自信書寫更多傳奇”等。9日,三中全會開幕之日,新華社官方網站在顯著位置制作“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且網站首頁頭條和要聞均是三中全會相關報道。 9日題為《改革開放,永續發展激活力》述評指出,35年,改革開放大潮奔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今天,深化改革攻堅克難,將全力打造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第二季”。 文章指出,中國實力的背后,是改革開放釋放的巨大活力。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堅持市場取向,瞄準“難啃的硬骨頭”,一系列“破冰”之舉加大了“放活”力度。“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痛下決心打破體制機制藩籬,才能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正如外媒感嘆的,中國不再僅僅是世界工廠,“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長的發動機”。 《新京報》8日起以《改革再出發》為題開出96版專題報道全面解析改革。9日該報以一版講解《三中全會如何改變中國》,再發出社評《“全面深化改革”值得期待》,指出改革應避免淺嘗輒止,不能總是選“好改”的改,剩下那些有難度的“骨頭”則無限期擱置,進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事實上,改革越是往縱深挺進,其所面臨的利益博弈就會越激烈,一味拖延,只能喪失改革的時機。 文章指出,改革從來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意味著利益的深刻調整。正是因為利益的分殊,不同社會群體圍繞“改革紅利”的博弈也將十分激烈。人們期待這一次三中全會啟動的“新一輪改革”,能夠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積極回應民意訴求,全面深化改革,讓全體中國人共享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 《北京青年報》9日告訴讀者“三中全會怎么開”,并發表題為《改革,為了我們向往的生活》的評論員文章。文章指出,可確定的是,改革將是本屆三中全會的最強音,而且,改革不是某一局部的改革,也不是流于表面的改革,而是“全面深化改革”。 文中稱,對于民眾來說,要求得很直接也很明確,比如,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方向和落點。 各大商業網站也紛紛推出專題和獨家策劃,聚焦三中全會。(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9]中共歷屆三中全會回顧
- [ 11-09]盧鋒:“希望‘改革窗口期’的三中全會取得突破”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 高層連續釋放改革信號
- [ 11-09]三中全會召開 部署全面深化改革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今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