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歷史抉擇樹航標(全面深化改革·決策篇)
www.fjnet.cn?2013-11-08 10:31? 皮樹義 朱劍紅 陸婭楠?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走出文革“十年動亂”,百廢待興。經濟瀕臨崩潰,商品匱乏,百姓生活艱難,世界快速變化。面對此情此景,中國共產黨人偉大覺醒,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斬釘截鐵地說:“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決定,把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改革開放的壯麗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從傳統計劃經濟來,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去。 改革就是要解放生產力,而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壓抑活力,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的改革探索,使改革的方向越來越明晰。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搭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十年后的2003年召開了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啟了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新航程。 又是十年過去,中國再次站在了一個歷史新起點。 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總量從1978年的“世界第十”,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從“瀕臨崩潰”變為“世界引擎”。但是,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已經降低,傳統的發展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哪里?收入分配差距過大、腐敗嚴重等社會矛盾壓力日增。中國能不能越過中等收入陷阱? 10月的上海外高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服務大廳,一派熱鬧景象:20多個服務窗口前人頭攢動,前來咨詢和注冊的長隊一直排到樓外。掛牌剛一個月,自貿區就新增234家企業,外資新設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是去年同期的7倍。建立自貿區這項大膽的改革給上海經濟帶來了新活力。 經濟迫切需要增強發展后勁,社會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人民迫切需要公平正義。這些都離不開深化改革。改革正從面對具體的經濟問題轉向面對相互交織的經濟社會矛盾,改革正從經濟體制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全面進發。 改革越是攻堅克難越需要勇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所說:“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開創發展新局面,就必須實現改革新突破。” 改革進入深水區,改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再次果敢抉擇,指引改革的方向。 改革的加油站 三中全會總是集中人民的意志,為改革注入新的動力 改革是億萬人民的堅強意志,一次全會就是一次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8]中國民眾“三中全會”期待:住有所居公平正義
- [ 11-08]三中全會前夕專家解讀當前宏觀經濟及走勢
- [ 11-08]看好三中全會紅利 國際資本集體改口唱多中國
- [ 11-08]
龍海市供電公司全面啟動十八屆三中全會保電工作
- [ 11-08]十八屆三中全會明開幕 有望揭曉地產調控新變局
- [ 11-08]中國民眾“三中全會”期待:住有所居、公平正義
- [ 11-08]讓民生串起改革的點和面
- [ 11-08]點燃基層改革者心中那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