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單號倒賣內幕:每天約3萬單號網上交易
www.fjnet.cn?2013-10-28 08:58? 廖嫻雅?來源:重慶商報 我來說兩句
商報記者 廖嫻雅 實習生 蔣葉夢 近日,有消息稱,圓通快遞有百萬客戶的資料在網上被兜售。10月25日,圓通速遞稱,目前,倒賣其快件單號的網站已關停,內部發現的信息安全漏洞已基本堵住。圓通正在進一步采取相關后續措施,保障快件信息安全。 快遞行業誠信告急,個人信息正面臨嚴重的泄露危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每天在網上交易的快遞單號高達3萬個左右,不僅對個人隱私安全帶來極大危害,也嚴重危及整個快遞業的發展。 倒賣圓通單號網站已關停 22日晚,圓通速遞發布聲明,承認“快件面單信息倒賣”屬實,并向消費者致歉。 25日,圓通速遞公布了事件最新進展,稱截至24日下午,倒賣圓通快件單號的不法網站已關停,圓通已組織專門人員全天候開展網絡監測,防止倒賣現象“死灰復燃”。 圓通速遞稱,截至25日凌晨,公司內部發現的信息安全漏洞已經基本堵住,對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不力的網點給予了嚴厲處理,并進行全員教育、培訓、考核。 同時,對不法分子倒賣其快件信息的情況,圓通速遞表示,已依法向公安部門報案,并將采取以下緊急措施:一、進行公司內部全面排查,尋找信息泄漏源頭;二、聯合信息技術合作伙伴,排除隱患、提升快件信息安全管理等級;三、會同各主要業務合作伙伴,進行信息系統接口互查;四、將及時公布事態進展。 另外,圓通還公布了信息倒賣舉報專線,承諾凡舉報該違法犯罪行為的,經查實并由公安機關立案受理,圓通將給予獎勵。 “內鬼”泄密單號被倒賣 快遞單號信息如何被泄露?圓通速遞信息技術管理中心高級總監田冰稱,可能是某些管理區域的工作人員泄露了賬號密碼,“內鬼”嫌疑很大。按圓通的信息防護措施,從外網進入數據中心抓取單號信息數據的可能基本為零,“如果掌握了權限較大的賬號密碼,一些黑客就可以接觸到這些數據,然后通過技術手段直接抓取單號信息的數據,這樣很難被發現”。 10月19日至23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咨詢了圓通、韻達、順豐等快遞公司的11個快遞員,聽到要買單號,幾乎所有快遞員都明確表示拒絕。 “單據都要上繳到公司的,不能賣給你。”順豐一快遞員告訴記者,近期,快遞單遭泄露的事件曝光后,各公司對快遞員要求更加嚴格,“如果遭發現了,不但要開除,還要遭罰款”。 只有一名快遞沒有明確拒絕,“這個你買來干啥子?”他表示,已遇到多人向他收購快遞單號,但他一天最多收發不超過百個包裹,像網上那樣一天賣上萬個快遞單號,一般快遞員辦不到。 調查 買單號刷鉆 買到自己的快遞單 圓通速遞快件單號被泄露事件曝光后,10月22日,讀者李先生致電商報記者稱,快遞單號網絡交易仍在繼續,他的個人隱私已在網絡“黑市”出現。 “我頭一天發的快遞,不到12小時就可在網上買到單號了。”李先生是3C數碼產品經銷商,他不僅在石橋鋪、南坪等地的數碼廣場有實體店,他還經營了一家淘寶店。為提升自己店鋪的信譽度,李先生與其他電商一樣,給自己店鋪“刷鉆”,“說白了就是虛假交易,自己給自己當媒子”。 10月18日,李先生打算在網絡賣家手里買幾個圓通速遞的單號,給自己店鋪“刷鉆”。“1塊錢一個,結果買到自己的單號。”他說,他分別購買了從重慶到成都、廣州、上海等地的5個單號,有1個就是自己給客戶寄出的快遞。 快遞未收件 單號已被提前賣出 10月23日,根據李先生的提示,記者登錄淘寶網輸入“單號”關鍵字搜索,出現2891件寶貝。這些店鋪大多冠以“物流服務”、“物流單號查詢”、“全國可雙向查詢服務”等名稱。快遞單信息一般1元/條,量大的話0.8元/條。 不過,這些店鋪多在頁面上提示不通過淘寶“旺旺”交易,而是單獨提供QQ號。記者聯系上QQ號為6304966XX的賣家。“發貨地哪兒的?”6304966XX表示,可定點購買單號,但需要等1~2天,“我要找合適的單”。 23日下午5點半左右,記者花1元錢向賣家“老羅”購買了一個指定從重慶發出的快遞單號。 當天下午6點半,“老羅”通過QQ發給記者一個編號為“7369810951”的圓通速遞的快件單號,記者上網查詢發現并無此號。兩小時后,記者再次查詢發現,該快遞單已生成,但電腦顯示是18:43收的件,由重慶石橋鋪發出。也就是說,在快遞收件前13分鐘,單號已流出。 25日凌晨,單號賣家“老羅”在淘寶上為記者此前購買的單號點擊了“發貨”,而此次發貨則用的是圓通速遞“3332284411”快遞單號。 可定點預購 每天約3萬單號交易 “我們也批發買的。”“老羅”說,批發網站每天大概有3萬個快遞單號在交易。 “老羅”則表示,單號每天11點左右開始陸續添加到網站,到13點能更新到8000~9000個,到16點能更新到1.8~2.5萬個。一直添加到17點,大概就有兩三萬個單號。他特別提醒說:“下午16點后再去購買單號,這時單號最全,幾乎所有收貨城市都有了。” “老羅”表示,全國各地只要快遞能到的地方,其單號都可購買。買家只需要報出發貨和收貨地址,賣家隨后就能找到相匹配的快遞單號。 倒賣單號的賣家gediya002表示,可代發空包,也就是虛擬快件。“所有細節都可以查找到,但并沒有包裹寄出去。”gediya002告訴記者,這樣的空包簽收人是買家本人,無需改地址。買家可以指定發貨地址和收貨地址,單號唯一不重復,且淘寶有詳細物流跟蹤,有底單。不過,空包比普通快遞單要貴一些,大概3元一個。 不過,快遞單的地址雖然可以指定購買,但賣家們均表示,快遞公司無法指定,從網絡賣家提供的快遞單來看,幾乎都來自圓通速遞。 用途 買單號“刷鉆”或電話營銷 從單號出售者口中,記者發現快遞單號形成買賣市場,起源于像李先生一樣,通過虛假交易抬高賣家信譽和好評。 此外,部分電話營銷商家也會購買單號信息。家住南坪四公里的市民任琪琪,擁有一個“皇冠”店鋪,幾乎每天都有包裹發出。“我的手機一個月至少要收100條垃圾短信,讓我去某某網店買衣服呀,或者是某某店上新了,邀請我去逛逛。”但她表示,短信里的這些網絡店鋪此前并未光顧過,但對方卻擁有她的電話號碼。 業內人士透露,部分快遞公司、電商對客戶單號是“全名址”錄入,甚至購買的產品名稱也寫在單上。“這些快遞單包含了大批優質客戶,可能會被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盯上。”同樣,若消費者不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將填有手機號、住址等信息的快遞包裹隨手丟棄,也是一個隱私泄露途徑。 去年底,國家郵政局下發了《關于嚴密防范寄遞企業及從業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的通知》,稱快遞企業和從業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屬違法行為。 “如果客戶發生嚴重后果,有證據表明意外的發生與信息泄漏相關,相關公司要承擔相應責任。”重慶鈞睿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偉表示,消費者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收發快遞可以使用化名及公共地址,盡量減少個人信息的外泄”。 建議 完善法規 提高量刑標準 快遞單買賣為各種犯罪活動打開了方便之門。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教授陳鵬飛表示,快遞單信息完整,極易滋生冒領快件、入室搶劫殺人、敲詐勒索等刑事犯罪。 2012年10月,福建廈門一犯罪分子根據獲取的快遞單信息,冒充快遞員進入一女白領家中實施搶劫,并最終將其殺害。 今年3月1日,修訂版《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實施,對貨物丟失、野蠻分揀、延誤投遞等關鍵問題的處罰標準都有具體、明確的規定。然而,法規實施半年多效果并不明顯。 “按現行法律規定,不管泄露、倒賣多少個人信息,量刑都在3年以下,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明顯過低。”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王安白說,相關部門應對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完善,根據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嚴重程度提高量刑標準,讓不法分子得到與其犯罪行為相適應的懲罰。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督促快遞公司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如在勞動合同中與員工約定泄露客戶信息的具體懲罰措施,盡量減少各環節中個人接觸客戶信息的范圍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