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單號倒賣內幕:每天約3萬單號網上交易
www.fjnet.cn?2013-10-28 08:58? 廖嫻雅?來源:重慶商報 我來說兩句
可定點預購 每天約3萬單號交易 “我們也批發買的。”“老羅”說,批發網站每天大概有3萬個快遞單號在交易。 “老羅”則表示,單號每天11點左右開始陸續添加到網站,到13點能更新到8000~9000個,到16點能更新到1.8~2.5萬個。一直添加到17點,大概就有兩三萬個單號。他特別提醒說:“下午16點后再去購買單號,這時單號最全,幾乎所有收貨城市都有了。” “老羅”表示,全國各地只要快遞能到的地方,其單號都可購買。買家只需要報出發貨和收貨地址,賣家隨后就能找到相匹配的快遞單號。 倒賣單號的賣家gediya002表示,可代發空包,也就是虛擬快件。“所有細節都可以查找到,但并沒有包裹寄出去。”gediya002告訴記者,這樣的空包簽收人是買家本人,無需改地址。買家可以指定發貨地址和收貨地址,單號唯一不重復,且淘寶有詳細物流跟蹤,有底單。不過,空包比普通快遞單要貴一些,大概3元一個。 不過,快遞單的地址雖然可以指定購買,但賣家們均表示,快遞公司無法指定,從網絡賣家提供的快遞單來看,幾乎都來自圓通速遞。 用途 買單號“刷鉆”或電話營銷 從單號出售者口中,記者發現快遞單號形成買賣市場,起源于像李先生一樣,通過虛假交易抬高賣家信譽和好評。 此外,部分電話營銷商家也會購買單號信息。家住南坪四公里的市民任琪琪,擁有一個“皇冠”店鋪,幾乎每天都有包裹發出。“我的手機一個月至少要收100條垃圾短信,讓我去某某網店買衣服呀,或者是某某店上新了,邀請我去逛逛。”但她表示,短信里的這些網絡店鋪此前并未光顧過,但對方卻擁有她的電話號碼。 業內人士透露,部分快遞公司、電商對客戶單號是“全名址”錄入,甚至購買的產品名稱也寫在單上。“這些快遞單包含了大批優質客戶,可能會被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盯上。”同樣,若消費者不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將填有手機號、住址等信息的快遞包裹隨手丟棄,也是一個隱私泄露途徑。 去年底,國家郵政局下發了《關于嚴密防范寄遞企業及從業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的通知》,稱快遞企業和從業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屬違法行為。 “如果客戶發生嚴重后果,有證據表明意外的發生與信息泄漏相關,相關公司要承擔相應責任。”重慶鈞睿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偉表示,消費者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收發快遞可以使用化名及公共地址,盡量減少個人信息的外泄”。 建議 完善法規 提高量刑標準 快遞單買賣為各種犯罪活動打開了方便之門。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教授陳鵬飛表示,快遞單信息完整,極易滋生冒領快件、入室搶劫殺人、敲詐勒索等刑事犯罪。 2012年10月,福建廈門一犯罪分子根據獲取的快遞單信息,冒充快遞員進入一女白領家中實施搶劫,并最終將其殺害。 今年3月1日,修訂版《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實施,對貨物丟失、野蠻分揀、延誤投遞等關鍵問題的處罰標準都有具體、明確的規定。然而,法規實施半年多效果并不明顯。 “按現行法律規定,不管泄露、倒賣多少個人信息,量刑都在3年以下,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明顯過低。”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王安白說,相關部門應對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完善,根據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嚴重程度提高量刑標準,讓不法分子得到與其犯罪行為相適應的懲罰。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督促快遞公司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如在勞動合同中與員工約定泄露客戶信息的具體懲罰措施,盡量減少各環節中個人接觸客戶信息的范圍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