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地市搶建民用機場 民航瞄準貨郵運輸商機
www.fjnet.cn?2013-10-22 06:58? 高匯?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瞄準貨運 2009年國務院頒布民用機場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機場屬于公共基礎設施,即有一定的公益性,要為公眾提供服務,同時也有收益性。 中國民航運營已如此艱難,政府建機場的熱情仍然不減,為什么?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曾表示,民航投入和產出比是1:8,而這一數據在不斷刷新。這意味著,政府每在民航上面投入1元錢,將帶動本地經濟收入8元或者更高,而公路的這一比例僅是1:5。 “航空業的發達,有利于引入高科技、環保、信息化等新型現代化產業。”王坤之表示,機場不僅給當地帶來“美譽度”,拉升機場周邊服務業的發展以增加GDP收入的同時,還能帶來潛在的工業和經濟轉型,招商引資,以貨郵帶動客運。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個機場的年客運吞吐量達不到80萬人次,考慮其他都是徒勞,除非政府拿錢去賠。河南目前只有鄭州機場的客運吞吐量滿足80萬人次/年這一條件。 在客流有限的情況下,河南民航把目光聚焦于貨郵運輸。包括鄭州、安陽、南陽等大多已建或未建機場都定位于以貨運為主,以促進當地招商,為引進現代新型產業而服務。 洛陽是幸運的,雖然機場經營不善,卻為該市招商引資增加了有力砝碼。今年7月,總投資20億美元,集人員培訓、交流、科研為一體,占地面積約570畝的惠普國際軟件人才及產業基地在此落戶。“也許機場不是招商的絕對優勢,但如果沒有,對方是不會考慮洛陽的。”藺中岳表示,“類似惠普這樣的國際性高科技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把國際、國內人才聚焦在此,便捷的交通工具是前提。” “經濟全球化分工,智能型企業對交通要求更方便、時效,今天生產的產品,明天就要到美國市場,海運、鐵路等不可能,只有航空可以做到。”河南省民航發展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康省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2008年以來,河南在承接產業轉移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河南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00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4000億元左右,增長46%,兩年接近翻番。“河南,已成為閩商、臺資及沿海大型企業紛紛來豫考察,作為第二投資熱土的對象。”王永蘇表示,河南發展貨郵運輸不是一句空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9]漳州寧德將有民用機場 打造閩縣市1.5小時航空服務圈
- [ 04-11]閩鼓勵民資建民用機場 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要取消
- [ 04-11]福建省鼓勵民資投資建設民用機場設施
- [ 04-11]福建省鼓勵民資投資建設民用機場設施
- [ 04-11]福建省鼓勵民資投資建設民用機場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