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關于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www.fjnet.cn?2013-10-14 14:16?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四、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發展工作措施 (一)建立協調工作機制 建立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發展的聯系制度,定期交流情況,溝通信息,加強宏觀分析和統籌指導,推動政策銜接和協調管理。針對工作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和聯合調研,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意見。 (二)搭建合作交流平臺 支持快遞協會和制造業相關協會加強合作,組織舉辦發展論壇和供需洽談會議,促進企業信息交流和項目對接。鼓勵快遞和制造企業加入彼此的行業協會,推動建立由相關企業、研究機構、教育機構組成的產業聯盟,定期開展技術交流和管理培訓。 (三)實施示范和試點工程 結合國家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試點進程,推進快遞服務于制造業發展的典型示范。選擇有條件并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業作為示范企業,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及時總結和宣傳經驗,逐步在行業、區域或全國推廣。 (四)引導開展跨行業協同創新 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建立以產業鏈為基礎的協同創新機制。依托快遞物流園區和制造業基地,建設快遞服務制造業發展的創新孵化中心,開展重點項目合作攻關。支持有關企業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申報,爭取國家及地方科技創新項目支持。 (五)促進信息共享、標準對接 鼓勵快遞與制造企業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促進信息交互,建立面向產業鏈上下游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發揮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在標準制定和宣貫中的作用,研究制定服務流程、工具器具和技術裝備等標準和規范,開發網絡互連、電子數據交換等接口標準。支持企業生產和采用標準化的包裝、計量、車輛和信息設備,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 (六)引導快遞企業加強能力建設 引導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資本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支持快遞企業優化布局,推進快件處理中心、航空及陸運集散中心建設,提高網絡覆蓋率和穩定性。鼓勵快遞企業面向制造業需求,加強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開發信息流、資金流、實物流融合型服務,構建安全高效、技術先進、服務優質的快遞服務體系,更好地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服務。 (七)加強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 推動建設一支掌握快遞和制造業知識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支持建立人才綜合培養和實訓基地。統籌推動“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在快遞和制造業的組織實施。鼓勵快遞和制造企業建立人才交流機制,開展聯合培養項目,提升人才隊伍素質。 (八)優化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和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國辦發〔2011〕38號)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鼓勵類產業界定及相關配套政策文件,積極協調落實有關財政、稅收、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發展。 對于制造企業剝離物流資產成立快遞企業或與快遞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符合相關政策適用條件的,參照財政部《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等規定,支持爭取相關扶持政策;需要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企業名稱、企業類型、股權關系、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地域和分支機構等原許可事項發生變更的,可加快辦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申請或變更手續。對于推進快遞服務于制造業的有關信息化建設項目,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工信部聯信〔2011〕160號)積極給予支持。 五、加強組織領導 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行業協會建立和完善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工作的動態跟蹤和研究制度,收集和分析相關工作信息,為企業提供有關法律法規、投資環境和經濟政策等信息咨詢和服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和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工作的重要意義,強化服務意識,建立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要跟蹤了解本地區發展動態,加強工作指導。要加強對本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并將有關情況及時上報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郵政局網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