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長江中游城市群籌謀“第四極”
www.fjnet.cn?2013-09-27 10:19? 劉菁 林艷興?來源:瞭望 我來說兩句
“昌九一體”先行驗證 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比較起來,以南昌、武漢、合肥、長沙“中四角”為主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目前無疑仍是短板。在行政區劃內先成群結對組構強大的聯合體,再融入跨行政區劃的大經濟圈,這已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彌補短板的快速通道。 與此同時,繼已經發展若干年的長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皖江經濟帶之后,湖北的荊州、襄陽等城市紛紛提出要加入長江中游城市群,形成次中心城市;江西則提出加快推進(南)昌九(江)一體化,昌九抱團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 今年7月底,江西省委全會對全省區域發展布局提出的16字新方針“做強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體、龍頭昂起”,透露出江西區域經濟布局的明顯變化。江西省委副秘書長徐延彬說,這個部署的理論基礎是雙核結構現象和非均衡發展。許多核心競爭力強的區域都是由一個中心城市和一個門戶城市及其連線組成,如廣州與深圳,南京與蘇州。 “‘昌九一體’重點突破龍頭昂起。”徐延彬說,江西地形南高北低,東西高中間低、贛江、撫河、信江、修江、饒河“五龍”匯聚鄱陽湖,飲馬長江,直奔東海,南昌和九江就是巨龍的七寸和龍頭,舞起來才能帶動龍身,拉動全省其他區域發展。 南昌,江西行政中心城市,集政治、經濟、文化功能于一體,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省三分之一。九江,重要的門戶城市,擁有152公里長江岸線的天然優勢。上世紀90年代初,江西即提出“昌九工業走廊”的工業主攻布局,但因為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的限制,這條沿江西第一條高速公路布局的工業走廊并沒有完全發揮其預想的作用。兩地基本上以行政區劃為界各自為戰。 2012年,江西省分別對昌、九進行了經濟發展的戰略定位,提出將南昌打造為江西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同時大力推進九江沿江開發,把南昌市和九江的共青城市定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先導區;今年7月,策應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江西省委明確提出推進“昌九一體化”,推進雙核發展。 但與武漢、長沙、合肥相比,江西仍是長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洼地。去年武漢市財收2100億元,超過江西全省2046億元的財收,是南昌的四倍,長沙和合肥的經濟總量也在南昌之上。如何拉長長江中游城市群內“短板中的短板”、贏得在長江中游城市群中應有的地位,江西決策層的選擇就是南昌和九江聯動、一體發展,形成強大的區域集合效應。去年,南昌和九江兩市生產總值占全省的34.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的32.5%,財政總收入占全省的30.8%。按照“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末兩市的經濟總量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都將達到全省的40%以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所涉38個縣市區,昌九共占20個。 目前,江西省正按照“三化一補”即“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產業互補對接”的總方向,加緊制定推進昌九一體化的工作方案。江西省表示,當前要重點抓好規劃編制、交通一體化、通信和金融同城化等工作,中長期要全面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對接互補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全方位推動昌九一體化向縱深發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2]權威人士:北京等大城市須明晰流動人口落戶路徑
- [ 09-17]財政部等四部委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 [ 09-05]武漢始發城際鐵路擬增至8條 新建改造13個機場
- [ 07-31]中國社科院建議盡快重啟縣改市 培育多層級城市群
- [ 07-16]專家稱中國經濟有兩個新增長點:城鎮化和改革
- [ 07-16]專家支招解決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建造城市群
- [ 06-04]預防“城市群病” 須跨過“三道坎”
- [ 04-05]傳遞亞洲聲音 探尋革新之路——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熱點前瞻